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甿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甿怎么读的知识,包括流氓读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隶怎么读
隶,拼音:lì,dài,“隶”和它的繁体原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的“隶”本读dài,始见于春秋金文,其古字形像手持牛尾一类的东西,用手抓住牛尾表示从后面追上并抓住,此义后世用“逮”表示。
一、隶字的基本释义,一般做名词使用:
1、中囯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如:舆臣隶,隶臣僚。——《左传》;皆得以隶使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甿隶之人。——汉·贾谊《过秦论》;欲效野夫贱隶。——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因罪被罚为官奴而从事劳役的人);隶仆(仆役);隶户(被没入为奴隶的人家);隶农(农奴,佃户,代耕农)
2、特指衙役。如:皂隶,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
3、即隶书(秦书八体之一。又名“八分体”。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
【隶属】(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直辖市是直接隶属 *** 的城市。【隶卒】衙门里的差役或衙役。【胥隶】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
【奴隶社会】一种社会形态,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奴隶没有 *** ,为奴隶主进行生产劳动。奴隶承担着生产物质资料的重负,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可以由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戮。随着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激化和封建制因素的增长,奴隶社会逐渐瓦解。
二、李一氓的氓字怎么读
1、李一氓的氓字读音为máng或méng。
2、“氓”读[méng],[máng]。出处:《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原文节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唐韵》武庚切《正韵》眉庚切,𠀤音盲。《说文》民也。《诗·衞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石经注疏》作甿。甿与氓通。《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以乐昏扰甿,以土宜敎甿稼穑,以兴耡利甿,以时器劝甿,以彊予任甿。《郑注》变民言甿,异外内也。甿犹懵。懵,无知貌也。
4、又《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使无征役。《注》新甿,谓新徙来者也。○按此则氓本同甿,《长笺》以氓为民,𤱕为民田,分为二,非是。又《集韵》谟耕切《韵会》谟盲切,𠀤音萌。义同。又通作萌。《前汉·刘向传》民萌何以戒勉。《注》萌,与甿同。又《杨愼·经说》氓从亡从民。 *** 之民也。
5、引《周礼》新甿之治,注:新徙来者。○按氓与民音别义同。从亡者,言民易散难聚,非专属新徙之民而言。《周礼》注:新徙来者,释新义,非释甿义。遂人之安氓、敎氓,氓犹民也,非皆他国新徙之民谓之氓也。《孟子》受廛为氓,犹受廛为民,天下之民皆愿为氓,犹皆愿为民也。杨说迂泥。
6、《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
7、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三、萠怎么读
萠的拼音是(pān)。相关内容如下:
萠是一个汉字,字义为姓。这个字共计十一画,是上下结构的汉字。除了作为姓氏使用,萠还有其他含义:植物的芽。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开端。开始;产生。锄去。通“氓”、“甿”。百姓;黎民。
1、萠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含义的汉字。从古代的姓氏、植物状态到现代的文化符号,萠的演变和发展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不断创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萠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汉字。
2、萠这个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在这些古老的文字中,萠的形状已经与现代汉字非常相似,但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3、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萠可能来源于古代的“藩”字,意为篱笆或屏障。随着时间的推移,萠的字形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所使用的写法。
4、在古代,萠被用作一个姓氏,也用于指代一些特定的植物或行为。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萠被用来形容草木发芽的状态,寓意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此外,萠还可以表示锄去杂草的行为,这表明萠在古代农业社会中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5、在演变过程中,萠的含义逐渐扩大,除了表示姓氏和植物状态外,还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行为。例如,它可以表示事情的开端或发展趋势,或者用来形容百姓或民众的状态。这些含义的扩展表明萠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6、在现代汉语中,萠的含义和用法相对较少,主要作为姓氏使用。尽管如此,这个字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了解萠的起源和演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四、於怎么读
1、(1)姓,汉时有於单,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宋有画家於清言;明代有於竹屋。
2、(2)古代地名——商於。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在今陕西省商州区、丹凤县、山阳县、商南县和河南省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的一部分)。
3、注意:“於”读作yū作姓氏时不能简化为“于”。
4、(1)介词。在。如:生於某年、舟行於海、生於斯,长於斯。
5、(2)介词。往;向。论语·学而:子禽问於子贡。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於天下。
6、(3)介词。为、为了。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於周。
7、(5)动词。依靠。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於。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 *** ,片云孤鹤可相於。
8、(9)介词。从;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於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9、(10)介词。至,到。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於吴,则通渠三江、五湖;於齐,则通菑济之闲。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於今六十岁矣。
10、(13)介词。对,对于。如:於心不忍、於事无补。论语·公冶长:始吾於 *** ,听其言而观其行。
11、(14)介词。和;与;跟;同。论语·子路:吾 *** 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宋·蘇轼·日喻: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於眇。
12、(15)介词。比,置於形容词之後,表示比较。礼记·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13、(16)介词。被,置於动词之後,表示被动。左传·成公二年: *** 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史记·卷六十八·商君传: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14、(17)介词。给。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5、(19)介词。依。表示行为的依据。
16、(21)连词。与、和,表示并列。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於鲁也。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况将军之於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17、(22)助词。位於句首的语气词,无义。易经·系辞下: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唐·卢肇·汉堤诗:於惟馀甿,饥伤喘呼。
18、(25)名词。姓。如宋代有於清言。[1-2]
19、注意:“於”在读作yú(除了名词和助词)都能简化写为“于yú”。
20、(1)【叹】表示感叹、赞美的语气:佥曰:“於!鲧哉!”——《书·尧典》;
21、(2)【名】鸟名,「乌」的本字。参见“於鹊”。乌鸦〖crow〗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穆天子传》。穆天子传·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郭璞·注:「於,读曰乌。」
22、(3)【人名】樊於(wū)期,战国末期秦国将军,后因犯罪逃往燕国,被太子丹收留。秦灭赵后直指燕国,太子丹与田光密谋,让荆轲携秦叛将樊於期首级入秦刺秦王。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以献首级。
23、注意:“於”在读作wū作叹词时不能简化为“于”。
五、氓怎么读
1、氓的读音是máng、méng,具体释义如下:
2、表达意思: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诗经.卫风》的篇名,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3、词 *** :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4、例句:这几个流窜人员与当地的流氓勾结在一起, *** 社会治安。
5、氓隶:氓隶是汉语词汇,拼音是méng lì,指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6、黎氓:黎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méng,是指黎民。
7、苍氓:拼音是cāng méng,指百姓。
8、字氓:读音zì mé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管理百姓。
9、氓智:读音为méng zh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人民的聪明才智。
10、羣氓:指 *** 起来的表现为同质均一心理意识的人类群体,他们拒绝理 *** 而复杂的思考,对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只简单地选择两个极端,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
六、旻广州话怎么读
部外笔画:4,五笔86&98:JYU,仓颉:AYK,四角号码:60400
笔顺编号:25114134,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点、横、撇、捺
3.通“闵”。忧患。收获季节有忧患意识、表未雨绸缪之意。
4.用于人名有秋天为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取有建树和成就之意。“旻天兮清朗”;取天之浩瀚辽阔高朗壮美之意。用于人名表心胸宽阔,有海纳百川的大气魄。
秋为旻天,故称秋季为“旻序”。
甿怎么读和流氓读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