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疾风劲草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疾风劲草的意思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兕子怎么读兕子
关于兕子怎么读,兕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唐太宗女晋阳公主人物生平[1]晋阳公主(633- *** 4),字明达,幼字兕子。
2、唐太宗爱女,母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晋阳公主晋阳公主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3、因此唐太宗格外怜惜她,把她和她的亲哥哥带在身边亲自教养。
4、这是很特殊的照顾,她的亲哥哥就是晋王李治,未来的皇帝。
5、而一般丧母的公主皇子,按惯例是给别的后妃抚养,平时想见父皇一面,未必那么容易。
6、 [2]母亲死的时候,晋阳公主还不知个中滋味,没有什么反应。
7、然而时间稍长,她就发现身边的一切都不同了。
8、到五岁的时候,她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有母亲,而自己却是由 *** 带大的。
9、 *** 虽然疼爱她,但毕竟不能代替母亲的爱。
10、五岁的小公主就忍不住在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宫室里拼命寻找母亲。
11、她向唐太宗询问母亲去了哪里?唐太宗让人带她去看母亲居住过的地方,她只能凭借母亲的遗物,还有旁人的讲述来想象母亲的模样。
12、每次看到母亲的住所和遗物,她就哀哀地哭。
13、在复杂的后宫中成长,更有母亲的遗传和九哥李治的影响,晋阳公主的 *** 温婉内敛,虽然还是个孩子,却已经“喜怒不形于色”了,她非常聪明,心地善良,脾气也很好,这个可爱的小公主,就像小宠物一样,从小就跟在皇帝身边。
14、皇帝经常在批奏公文时,把她抱在膝上。
15、晋阳公主非常乖巧伶俐,从来都不捣乱和大哭,这给繁忙的唐太宗带来很多乐趣。
16、大臣上奏时,唐太宗经常免不了发脾气。
17、小公主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见到父皇发怒,就娇声劝解:“好啦,不要生气了啦!跟我玩好不好?”然后察言观色,为挨训的人说几句好话,慢慢地消掉太宗的怒气。
18、唐太宗听了马上变得和颜悦色,冷静下来后,想杀头的可能不杀了,想重罚的可能轻罚了,想驳回的可能批准了,想痛骂的可能收回了。
19、朝臣们无不受过公主的恩惠,没有一个不把小公主当宝贝看,见到公主疼爱得不行。
20、上奏的时候,看到小公主在场,他们就宽了一多半的心。
21、如果小公主不在场,他们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22、唐太宗事务繁忙,又经常远征。
23、所以经常陪公主的只有晋王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24、李治是个温和细致的人,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这两个弱小的孩子只有互相保护互相安慰。
25、不过,这样的日子也不能长久。
26、李治渐渐成年,终究是要出外干事情的。
27、哥哥每次出门, *** 都拉住他的衣服哭泣,舍不得他走。
28、唐太宗看到这一幕,不由得老泪纵横。
29、晋阳公主这种心静如水、与人为善的 *** 格,直接地表现在她的爱好上。
30、唐太宗最擅长写一种叫“飞白”的字体,这是一种枯笔书法,如疾风劲草,风格苍老,字体苍劲,形虽枯而神韵悠远。
31、晋阳公主经常跟在 *** 身边, *** 批阅奏章,她也拿起毛笔在一旁习字。
32、她经常临摹 *** 的“飞白”,久而久之,她字跟 *** 写得一模一样,能写一笔极佳的飞白书法。
33、小小的女孩子写出遒劲的字来,拿去和太宗的御笔放在一起,大臣们根本分不出哪是皇帝的亲笔、哪是小公主的临摹。
34、所以只要她愿意,将来她甚至可以冒充 *** 的笔迹批奏章了。
35、可以看出小公主唐太宗极得喜爱,众所周知,唐朝大多数公主都是以地名为封号的,而晋阳正是李家起兵的地方,是李家的根本,所以唐太宗给小公主“晋阳”的封号,也可看出唐太宗对小公主的疼爱异常。
36、晋阳公主字明达,小字叫兕子。
37、“兕”是犀牛的一种,有尖角,苍黑壮硕,很凶猛。
38、给她起这个小名,大约是希望她长得健康,能抵挡一切不测和疾病。
39、可惜这个名字,并没能挽救她娇弱的身体。
40、这个异常聪慧的公主,在十二岁的时候不幸病死了。
41、每次上朝的时候,唐太宗看到自己的身边空空如也。
42、一旁的小几还在,但再也不会有小公主习字的身影了,小公主也不会再拿着自己的“飞白”向 *** 要表扬了。
43、他烦闷的时候,也再也不会有小女儿当解忧果了。
44、唐太宗是个善于自我控制的君主,此时却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如此伤心,以至于他一个多月都不能正常临朝,经常办着公就哭起来,许久都不能平静。
45、一天要哭几十次, *** 迅速消瘦和苍老了。
46、大臣来劝,唐太宗说:“你们不用劝,我难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没有用吗?我不是不想控制,实在是不能控制啊!”——此话非有 *** 不能出口,说得出这句话,太宗念女之情确是深切至极了。
47、为了让自己能够找到一丝安慰,太宗下令,将晋阳公主的封邑所得,全部用于在她的墓旁建造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48、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新唐书晋阳公主传》[3]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
50、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
51、后崩,时主始孩,不之识;及五岁,经后所游地,哀不自胜。
52、帝诸子,唯晋王及主最少,故亲畜之。
53、王每出閤,主送至虔化门;泣而别。
54、王胜衣,班于朝,主泣曰:“兄今与群臣同列,不得在内乎?”帝亦为流涕。
57、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
58、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59、”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
60、《唐会要公主杂录》[4]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
74、《墨池编卷三》晋阳公主,字明达,文徳皇后所生,善临帝飞白书,下莫能辨,年十二而薨。
75、《白孔六贴》卷二十五亲孝晋阳公主,文徳皇后所生,后崩,主始孩,不之识,及五岁,经后所游地,哀不自胜。
76、《鸡肋编》北宋·庄绰长孙顺德丧息女,感疾甚,唐太宗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何足恤!”太宗儿女三十五人,晋阳公主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
77、太子承乾废,欲立晋王,又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岂不以儿女牵爱乎?若引佩刀欲坚群臣之心,谓之权术可也,而日数十哀,当忘“无刚气”之语矣。
78、 [编辑本段]唐代宗女晋阳公主晋阳公主(827年─835年),唐代宗李豫之女,母不详。
79、下嫁太常少卿裴液,裴液母郜国公主为唐代宗姐妹。
80、晋阳公主逝世于唐文宗大和年间。
81、相关史料《新唐书列传第八》晋阳公主,下嫁太常少卿裴液。
二、”劲”字两种读音怎么组词
1、拼劲 pīn jìn:奋不顾身的劲头。
造句:他的拼劲十足,又一次提前完成工作。
2、费劲 fèi jìn:使劲,奋发,努力。
造句:他费劲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3、使劲 shǐ jìn:把力用在某件事情上。
造句:你们再使劲推一把,汽车就能发动了。
4、起劲 qǐ jìn:情绪高,劲头大;用劲,用力。
造句: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聊得起劲,我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5、卖劲 mài jìn:努力做事,卖力气,把劲头使出来。
造句:他是个实在人,干起活来很卖劲.
6、劲旅jìng lǚ强有力的 *** 。
造句:他们队是一支劲旅,看来我们要打一场硬仗了。
7、强劲 qiáng jìng:强大有力。
造句:爸爸伸出强劲有力的双手抱着了弟弟。
造句:他的毛笔字写得苍劲有力。
9、刚劲 gāng jìng: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
造句:他那健美的身材显得刚劲有力。
10、疾风劲草 jí fēng jìng cǎo]: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造句:他就像疾风劲草般,面对任何困难总是屹立不摇。
三、鼎镬怎么读
1、鼎和镬。古代两种烹饪器。《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郑玄注:“鑊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孰,乃脀于鼎,齐多少之量。”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
然近世瀹茶,鲜以鼎鑊,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
2、古代的酷刑。用鼎镬烹人。《汉书·郦食其传赞》:“郦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鑊。”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鑊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3、 *** 《集外集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顾 *** 久长,鼎鑊为政,以聚歛穷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讥平,瘠弱槁枯,为日滋永。”
1、为了解放我们的中华民族,为了不能忍受祖国被宰割,我们面对敌人的刀锯鼎镬,站起来了。
2、想当年多少忠臣义士,皆奋身不顾,倾家不顾,刀锯鼎镬不顾,覆宗 *** 不顾可谓忠骨可碎,丹心不腐。
3、这诗在赞叹疾风劲草、百折不移的黄子澄,针砭鼎镬臣僚、株连十族的朱棣的同时,还对黄子澄参与这场斗争的得失作了评价。
4、古来忠烈,刀锯鼎镬,甘之如饴,千载下犹懔然有生气;景行既夙,应求无愧。
5、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6、而公容气更沮,下帷晦迹,每觇天察宿,怀协左道,咒诅祷请,谨事邪巫,常被发跣足,稽首北极,遂图画朕躬,勒以名字,或加以矢刃,或烹之鼎镬。
7、在当时的环境下,先生引入 *** 写生,遭到军阀的通缉和封建势力的 *** ,但他始终坚持真理,表示刀锯鼎镬,所不敢辞。
8、然后分归司寇,甘赴鼎镬,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9、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 *** 加项,亦无复敢言矣。
10、今大志不就,自痛负国,刀锯鼎镬,百死莫赎。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