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芼怎么读,以及草字头加毛怎么读左右芼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左右芼之怎么读
1、左右芼之读作zuǒ yoù mào zhī。
2、该句出自《关雎》,为中国先秦时代民歌。诗中许多句子都蕴 *** 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左右芼之怎么读 左右芼之的出处
1、左右芼之读作zuǒ yoù mào zhī。
2、该句出自《关雎》,为中国先秦时代民歌。诗中许多句子都蕴 *** 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特别说明:通过以上关于左右芼之怎么读左右芼之的出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左右芼之怎么读左右芼之的出处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三、左右芼之怎么读拼音
左右芼之读作【zuǒ yoù mào zhī】。
该句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之一首诗《关雎》,为中国先秦时代民歌。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之一首诗,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 *** 。
《周南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 *** 。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
《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 *** 。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四、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芼怎么读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芼:读芼mào四声。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出自作品《国风·周南·关雎》,这是中国古代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之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 ***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这首短小的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之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 *** 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1、研究字形和结构:了解古文字的字形和结构是学习的基础。通过研究字形的演变和结构的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字的含义和用法。
2、学习古文字的发展历史:了解古文字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演变和变化。研究古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流变,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3、阅读古代文献和碑铭: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和碑铭,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古文字应用。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文献和碑铭中的古文字,可以提升对古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芼"这个字怎么读
1、[vegetables]。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2、芼,草覆蔓也。从艸,毛声。——《说文》
3、铡芼置于豆南。——《仪礼·特牲礼》。注:“菜也。”
4、芼菜者,菜是地之毛。——《礼记·少牢礼》疏
5、礼记·内则》。注:“谓菜芼也。”
6、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周南·关雎》
7、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羹(用菜杂肉为羹)。
8、笔画数:7,部首: *** ,笔顺编号:1223115
9、扫取,拔:“参差荇菜,左右~之”。
10、笔画数:7,部首: *** ,笔顺编号:1223115
六、芼在关雎中怎么读
读音:mào,声母是m,韵母是ao,声调四声。具体解释如下:
四角码:44714、部首: *** 、总笔画:7、部首外:4
98五笔:atfn、86五笔:atfn、郑码:emh
统 *** :82BC、仓颉:thqu、笔顺:1223115
1、扫取,拔:“参差荇菜,左右~之”。
2、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羹(用菜杂肉为羹)。
3、化学名词。旧指一种环状对称的C5H5结构,如二茂铁。
(草木)繁密茂盛:花木~。枝叶~,苍翠欲滴。
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茂盛;茂密:树木丛生,百草~。大树长出了~的枝叶。
七、芼怎么读什么意思
1、芼读(mào,máo)。本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2、“芼”本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这些野菜或水草祭祀时被用来覆盖牲体,故而有“覆盖”之意。《礼记·昏义》:“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说文解字注》:“覒,择也。玉篇引诗:左右覒之。按毛诗作芼,择也。盖三家诗有作覒者。”此说可以参考。
3、盖“芼”本应作“覒”(读音同“芼”)。未能寻得“覒”有“择取”之义的古文例句。或者,“覒”为“毛”与“见”的会意,即视力不好,引申为“摸索”貌,则释作“择取”之义也恰。
4、芼鲜:鲜采。南北朝齐梁间人刘峻(461-521)《送橘启》:“南中橙橘。可以熏神(一作袖)。可以芼鲜。可以渍蜜。毡乡之果。宁有此耶。”
5、《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莫报切,音耄。《说文》草覆蔓也。又《尔雅·释言》芼,搴也。《注》皆择菜也。又《五音集韵》武道切,音媢。用菜杂肉为羹也。《礼·内则》芼羹。《疏》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礼》三牲皆有芼,牛藿、羊苦、豕薇也。
6、又《韵会》谟袍切,音毛。《柳宗元诗》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注》芼,草也。又音莫。《诗·周南》左右芼之。叶下乐韵。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