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鄏怎么读(郏亶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19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郏鄏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郏鄏怎么读以及郏亶怎么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郏鄏鼎 怎么读
  2. 鄏怎么读
  3. 郏怎么读拼音
  4. 郏鄏鼎怎么读
  5. 郏怎么读
  6. 郏字怎么读
  7. 郏字怎么读啊

一、郏鄏鼎 怎么读

dǐng部首目笔画 12五行火五笔 HNDN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 *** 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6.正当,正在:~盛(shèng)。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 *** 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二、鄏怎么读

1、笔顺是:横、撇、横、横、竖提、撇、点、横、竖钩、点、横撇弯钩、竖。

2、基础释义:郏鄏,古地名。周朝东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3、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4、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 *** 语/韩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

5、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文、小纂,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

6、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瘤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一正楷。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7、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 *** 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 *** 半岛、 *** 、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 *** 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更优美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更大的一种文字汉字对日本文字 *** 文字 *** 文字的影响是巨大的。

郏鄏怎么读(郏亶怎么读)-第1张图片-

三、郏怎么读拼音

郏的笔顺写法:一丶ノ一ノ丶フ丨。笔顺:横、点、撇、横、撇、点、横折折折钩、竖。笔数:8画。结构:左右结构。部首:阝。

1、中国古邑名 [Jia city]。春秋郑地,后属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郏县。

2、中国古地名。周之旧都 [Jia capital]。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如:郏鄏(周朝东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夹持的意思。郏字在《辞海》中还有一个含义,即通“夹”,表示夹持的意思。在《大戴礼记·诸侯衅庙》中,有“雍人割鸡屋下,当门夹室,割鸡于室中”的描述,其中的“夹室”指的是内堂东西厢的后室。

①在《元和姓纂》中,郏姓的来源被描述为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公支子姓郏氏。郏鄏是周朝东都,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此外,郏也指郏县,位于今河南省中部。郏张是郏姓的一个起源,其先辈被封于郏邑,其后代便以郏为姓。

②郏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三百一十七位,根据《姓苑》当中的记载,郑国有一位大夫叫做郏张,由于其祖上被受封于郏地,所以让后代都以封地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郏氏的后 *** 将郏张奉为郏 *** 的始祖。此外郏地位于现代湖南省溆浦县南部。

③在成语“资侔卜郏”中的意思是指谋取帝王之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周朝成王的典故当中。此外,郏字还被作为姓氏来使用,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自楚共王审的孙子员,字敖,被立为王。后来敖被他的季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杀害,公子围自立为王,称作灵王。

敖在王位上只呆了四年,被杀害以后葬在郏,称为敖郏,他的子孙就以郏作为自己的姓氏。

四、郏鄏鼎怎么读

鼎,这个汉字的读音为dǐng,它在古代文化和器物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鼎最初是一种烹饪器具,常有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象征着古代的奢华生活。同时,鼎也被视为权力的象征,例如九鼎 *** 国家的权威,定鼎则意味着 *** 的稳固。在 *** 体系中,鼎还象征三方并立或对立,比如鼎峙和鼎足之势。此外,鼎还与家族和臣僚的显赫地位相关,如鼎族和鼎臣,表示权力与影响力的支持。在时间维度上,鼎盛一词则形容事物正处于繁荣昌盛的阶段。总的来说,鼎不仅是一个汉字,更是历史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五、郏怎么读

这是尹训银再造甲骨文、金文“郏”字。金祖同bai《殷契遗珠》1182片:"台告du曰飞颠,夹,方,果四邑."作为地名zhi的dao"夹"字又见于《甲骨文合集zhuan)6063,24239等片中."夹邑"即今郏shu县,"夹","邑"二字合在一起就成了"郏"字("夹阵"字恐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故郏县城关镇取名为"夹邑镇"未尝不可.另据新修《郏县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郏县的前身为郏城县,隋大业四年(608年)置,1304年改郏县隶汝州,"郏城县"之名沿用了六百多年;至1947年郏县解放前夕,隶河南第5行政 *** 区;1949年3月属许昌专区;1986年 3月归平顶山市管辖。

六、郏字怎么读

部首阝笔画 8五行木繁体郏五笔 GUWB

2.〔郏鄏〕古山名。在今河南洛阳西北。鄏(rǔ)。

1、中国古邑名。春秋郑地,后属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郏县。

2、中国古地名。周之旧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如:郏鄏(周朝东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如:郏室(夹室。内堂东西厢的后室)

《辞海》中,“郏”的含义还有一个,就是郏姓的祖庭。郏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三百一十七位。据《姓苑》载:“郏姓出自郑大夫郏张,其先辈以所封邑为氏”。郏姓始于春秋,郑国在大夫郏张的先辈封于郏邑,固以为氏。

《春秋左氏传注》称“郏·郑邑”。《郏县志》载:“郏,春秋郏邑,其后为楚边”。郏邑位于今河南郏县,郏张所继承其先辈的封邑就在这里,郏张及其后裔以郏为姓。

七、郏字怎么读啊

部首阝笔画 8五行木繁体郏五笔 GUWB

2.〔郏鄏〕古山名。在今河南洛阳西北。鄏(rǔ)。

1、中国古邑名。春秋郑地,后属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郏县。

2、中国古地名。周之旧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如:郏鄏(周朝东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如:郏室(夹室。内堂东西厢的后室)

周朝东都。故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杨伯峻注:“郏鄏即桓七年《传》之郏,周之王城,汉之河南,在今洛阳市。《楚世家》索隐云: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

明陈子龙《送张玉笥中丞擢河道少司空随召陛见》诗:“周室保釐分郏鄏,汉家底绩念宣房。”清魏源《观往吟》之五:“祈天承命郏鄏鼎,子胥范增见何隘!”

夹室。内堂东西厢的后室。郏,通“夹”。

《大戴礼记·诸侯衅庙》:“雍人割鸡屋下,当门夹室,割鸡于室中。”卢辩注:“郏室,门郏之室。一曰东西厢也。”孔广森注:“郏室,东西堂之室也。前堂曰厢,后堂曰郏。”

3、资侔卜郏 [ zī móu bǔ jiá ]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以“资侔卜郏”表示谋求帝位。

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淮南王安,不过礼士好奇,而其时之人,亦以为安不死仙去。又况守文令主,一旦不幸而遘斯难,资侔卜郏,而祸同鹿台,有心者能无惜之?而为是不死之论者,是亦不必深辩也。”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