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咎繇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咎繇怎么读以及遏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咎怎么读姓氏语音
当我们谈论到“咎”这个姓氏时,它的拼音为ji&ugr *** e;。关于这个姓氏的多重含义,以下为您
3.在文言文中,有“凶;灾祸”的意思。
1.引咎:主动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过失或错误进行自我批评。
2.自咎: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感到自责。
3.归咎:将责任或错误归咎于某人或某事。
4.咎证: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证据失效或证明不力。
1.通“皋”,指的是古代虞舜的贤臣咎繇,也可称为皋陶。
2.通“??”,更多关于此字的详细解释和用法可进一步查阅古汉语词典。
咎字的部首是“口”,笔画为8笔。其五笔编码为thkf。在繁体中,仍然写作“咎”。
1.咎由自取:意指罪过或灾祸是自己造成的,无需他人负责。例如:“他会身陷困境,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与之近义的成语有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罪有应得。
2.既往不咎:出自《论语·八佾》,意指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这一成语常用于劝诫人们放下过去的错误,向前看。
综上所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咎”字是一个单音字,其标准读音为ji&ugr *** e;(第四声)。不论是作为名字还是词语的一部分,它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含义。
二、繇怎么读
1、读音:[yáo]、[yóu]、[zhòu]。
2、繇释义:(1)[yáo]:同“徭”。同“谣”。(2)[yóu]:古同“由”。(3)[zhòu]:古代占卜的文辞。
3、繇组词:繇辞、仇繇、头繇、繇俗、帅繇、繇来、缘繇、起繇、皋繇、原繇、咎繇、平繇、龟繇、外繇、草繇木条、繇役、相繇、繇词、象繇、自繇、其道亡繇、何繇、皇繇、堤繇、暴繇、繇此、无繇、事繇、繇文、孔繇、姑繇、五繇、繇是、东繇、占繇、繇于、踪繇、繇戍。
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这两句怎么读
1、yú suī hǎo xiū kuā yǐ jī jī xī,jiǎn cháo suìér xī tì,jì tì yú yǐ huì xiāng xī,yòu shēn zhī yǐ lǎn chǎi。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他们 *** 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5、屈原在《离 *** 》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之一个形象丰满、个 *** 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的伟大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6、这是一位杰出 *** 家的形象。他有明确的“美政”思想,这与屈原 *** 弊政,联齐抗秦的 *** 主张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及前王之踵武”,使历史上曾兴旺发达的“三王”政绩发扬光大。亦即由楚国统一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
7、“美政”思想的实质是要巩固楚王的 *** ,它充满了儒家美好 *** 的色彩,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求,屈原不但有美政理想,也有实现它的具体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君明臣贤”。要有好的国君,还要有忠于国君并且有才干的大臣加以辅佐,君臣和谐才能成功。
8、因而他歌颂“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他极力主张选贤任能,赞美古代贤君“举贤而授能”,称颂“说 *** 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今,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9、同时他还主张废斥群小,这也是实现“美政”的重要保证。他在诗中极力揭露群小的罪恶,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他还主张“循绳墨而不颇”,强调以法度治国。他为此奋斗终生,充分显示了这一形象的 *** 家风度。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 *** (屈原诗作)
四、缋怎么读
“缋”,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huì、huí,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缋”的基本含义为布帛的头尾;引申含义为绘画。
(1)布帛的头尾 [odd bits of cloth]
缋,织余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缋之言遗也,故训为织余。今之呼为机头。”
以五色缋为绳。——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2)同“绘”。绘画 [painting]。如:缋事(绘画之事);缋画(即绘画)
缋”,初见于楚系简帛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缋”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织余也。此亦兼布帛言之也。上文机缕为机头。此织余为机尾。缋之言遗也。故训为织余。织余、今亦呼为机头。可用系物及饰物。急就篇绦缋总为一类。是也。颜、王注未谛。今则此义废矣。一曰画也。四字依韵会补。今所传小徐系传本、此卷全阙。黄氏作韵会时所见尙完。知小徐本有此四字也。画者、介也。今谓之畍画。
缋画双声。考工记曰。设色之工画、缋、钟、筐、㡃。又曰。画缋之事杂五采。咎繇谟。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郑注曰。绘读曰缋。读曰犹读为。易其字也。以为训画之字当作缋也。绘训五采绣。故必易绘为缋。郑司农注周礼引论语缋事后素。从纟。贵声。胡对切。十五部。
五、咎怎么读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五笔THKF、仓颉HOR、郑码RSIJ、四角23604。
结构上下、电码0736、区位3044、统 *** 548E。
1、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2、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盈满之咎[yíng mǎn zhī jiù]
咎:祸患。指财富太多会招致祸患。
咎:过错。誉:荣誉。没有过错,也没有荣誉。指平平常常,表现一般。
咎:罪过,祸害。指自己招惹来的麻烦、惩罚、灾祸。
归罪,把罪过推给别人归咎于客观原固。
六、繇字怎么读
1、繇字这样读:yáo、yóu或zhòu。
2、繇,汉语二级字,形声。从系,本义指随从。
3、《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馀招切,音遥。《说文》作䌛,随从也。《徐铉曰》今俗从䍃。
4、又《书·禹贡》厥草惟繇。《传》茂也。《释文》抽也。
5、又与徭同。《诗·大雅·民亦劳止笺》繇役烦多。《释文》繇,本亦作徭。《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注》应劭曰:繇,役也。《前汉·高帝纪注》师古曰:繇,读与徭同。古通用。
6、又与陶同。《前汉·古今人表》咎繇,__陶。
7、又与谣同。《前汉·李寻传》人民繇俗。
8、又姓。《後汉·郅恽传》西都督邮繇延。《注》繇姓,咎繇之後。
9、又《广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𠀤音由。与由同。《易·坤卦》其所繇来者,渐矣。《左传·昭二十六年》繇朐汰_,匕入者三寸。《注》繇,过也。《前汉·文帝记》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注》师古曰:繇,读与由同。
10、又与猷同。《尔雅·释诂》繇,道也。《疏》小雅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义同。
11、又与犹同。《尔雅·释诂》繇,喜也。《注》礼记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_繇也,古今字耳。
12、又与悠同。《前汉·韦贤传》犬马繇繇。《注》师古曰:繇与悠同。悠悠,行貌。
13、又与游同。《前汉·班固叙传》陆子优繇。按《文选》作优游。
14、又《集韵》直𧙗切。《易·系辞注》爻繇之辞,所以明得失。《释文》服虔云:抽也,抽出吉凶也。韦昭云:由也,吉凶所由生也。《左传·闵二年》成风闻成季之繇。《注》繇,卦兆之占辞。《尔雅·释诂》繇,於也。
15、《注》繇辞。《疏》卦兆之辞也。《干禄字书》繇,_繇字。𦅸,卜兆辞。音胄。《佩𧥏集》𦅸,从䍃从卜从系。按繇、𦅸经典皆通用。《说文》在系部,今_入。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咎繇怎么读和遏的拼音怎么读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