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图解的问题,以及和高中呼吸作用三个阶段图解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急~~高中生物 植物的呼吸作用
总反应:CO2+ H2018——→(CH2O)+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NADP++ 2e-+ H+→ NADPH(递氢)
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之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光合作用的发现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下面介绍其中几个著名的实验。18 ***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之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求高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涉及的所有反应式。
1、有氧呼吸反应式:之一阶段 C6H12O6酶→(场所:细胞质基质)=2 *** 酸+4[H]+能量(2ATP)
2、第二阶段 2 *** 酸+6H2O酶→(场所:线粒体基质)=6CO2+20[H]+能量(2ATP)
3、第三阶段 24[H]+6O2酶→(场所:线粒体内膜)=12H2O+能量(34ATP)
4、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38ATP)
5、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6、NADP++ 2e-+ H+→ NADPH(递氢)
7、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8、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9、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10、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O2(CH2O)表示糖类
三、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曲线分析
1、高中生物中的呼吸作用是 *** 常考内容,理解并记忆其过程和曲线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差异、过程图解、氧元素的转移、易错点、呼吸类型的判断以及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六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2、首先,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过程和能量产生。有氧呼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糖类氧化和氧的参与,氧元素在反应中既是接受者又是产物。无氧呼吸则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产物如乳酸或酒精,能量释放较少。
3、在判断细胞呼吸类型时,关键指标是CO2的释放和O2的消耗。无氧呼吸的两种形式可通过CO2和气体体积变化来识别: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气体体积不变;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气体体积增大。而有氧呼吸则表现为CO2和O2的平衡,吸收CO2后体积减小。
4、此外,呼吸作用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创可贴的透气设计、酿酒过程中的通氧密封、稻田排水以防止酒精中毒、植物栽培的松土以促进有氧呼吸等。运动时的慢跑则提倡避免过度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发肌肉酸胀。
5、总的来说,理解和掌握呼吸作用的各个环节,不仅有助于 *** ,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应用生物原理到实际生活中。
四、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问题(图一中红字内容)
1、你的理解正确,若d1=d2,那么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等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速率之比为1:3。
2、计算时先写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
3、无氧呼吸: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4、因为产生二氧化碳量相等,所以把无氧呼吸方程式乘以3,然后计算消耗葡萄糖的比即为呼吸速率之比。
五、高中生物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与呼吸作用最有关联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几个关键 *** 步骤都在其中进行。
2、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虽名为氧化反应,不论有无氧气参与,都可称作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有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皆可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
3、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通过释放食物里的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更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 *** 释放。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 *** 氢([H])(化合价为-1的氢)中。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六、高中生物呼吸作用是什么
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将自身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异化作用。异化作用的实质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糖类被氧化并在氧化过程中放出能量。能量中的部分为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吸收,并由ATP作为储能物质供其他需要。
3、简单说,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同化作用是新陈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
4、酵母菌的代谢作用如同许多微生物一样包含有能的增加或积聚(异化作用)和能量的消耗或生物合成途径(同化作用),这些过程包括简单的原子、原子团或电子的转移。生长就是这些氧化还原作用反应平衡的作用,以异化作用释放出的部分能量,可用来促使蛋白质及细胞所需要的其他物质的合成。酵母菌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熟知的酿酒、发面外,还能用于生产有机酸、提取多种酶等。
好了,关于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图解和高中呼吸作用三个阶段图解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