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小儿感冒 *** 图解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小儿感冒 *** 图解以及宝宝感冒 *** 手法图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宝宝流鼻涕 *** 哪个部位图解 ***
1、到了春夏季节,孩子风寒感冒是特别多见的。
2、打喷嚏、流鼻水,有时候会鼻塞,孩子怕冷恶寒,身上不流汗,可能会有头痛的表现。
3、风寒感冒一般喉咙不怎么红,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口渴。
4、如果是小宝宝,还不怎么会说话,表现也不明显,怎么判断呢?风寒感冒会怕冷,就会喜欢大人抱着;
5、如果是风热,发热重,鼻塞,流浊鼻涕,口渴微汗,面赤唇红,舌红苔白,指纹色偏紫。
6、如果查看孩子的三关虎口指纹,风寒感冒的孩子指纹一般偏红。
7、琪琪小朋友上周六到海边玩受凉,感冒流涕,鼻塞2天。不发热,轻咳,食欲不振, *** 干,舌淡红苔薄白。
8、取穴:一窝风、清肝经、清肺经、清天河水。
9、在食指掌面指根到指尖成一条直线,
10、用拇指指腹、或食、中两指指腹,给从孩子食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11、无名指掌面指根到指尖成一直线。
12、用食指无名指指腹从孩子无名指根部向指尖方向直推肺经100~300次。
13、清肺经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
14、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15、用食中二指指腹自孩子腕部向肘部直推天河水100~300次。
16、一窝风位于小儿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17、采用揉法,一手持小儿的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按揉本穴,揉100-300次。
18、白葱头3个、生姜2片、红砂糖适量。1人份。
19、水沸放入白葱头和生姜煮15分钟,加入红砂糖适量调味。
二、小孩发烧 *** 哪个部位退烧图解有效
小儿发烧常见,用推拿 *** 可以很好地退烧,退烧的学会也很多,吴老师把每个退烧穴位应用讲一下。
1、一窝风3-5分钟:一窝风能发汗,外邪随汗出而解所以退烧,一窝风发汗解表力轻,用外感较轻的发烧,轻揉或横擦,掌心发粘即止。
2、清天河水5分钟: *** 凉,清热不伤阴,适用于感冒发热,心热。主治一切湿热、内热、潮热、大小热、虚实热。(包含大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取天河水等)
3、水底捞明月5分钟:主治高热,大热,对于邪入营血的各类高热实证尤其适宜。
4、二扇门掐3-5次,揉3-5分钟:发汗透表退烧,用于伤风感冒的发烧,二扇门发汗量大力宏,用于体质强壮的、实证、新病,39度以上的患儿。
5、退六腑5分钟:穴位 *** 寒大凉,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感冒、高热不退。有一次吴老师给一个积食的宝宝推拿,推了这个穴位,宝宝说好凉。(尽量不要用于体质虚弱、病久未愈的患儿)
6、曲池合谷:用于热证,但是吴老师退烧很少用到。
7、清天柱骨3-5分钟:清热止呕,可推可刮痧。可用风寒感冒,或者咽部发炎导致的发烧。
8、推脊:自上而下沿着脊椎延伸的方向推,为泻法,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100~200次左右。能清热泻火。
9、风池:按揉20-30次,拿2-3次,用拿法,用于感冒无汗,头痛发热。实热证,汗不出。先揉后拿,出汗快。
10、大椎:1-2分钟,清热解表,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呕吐等。主要清上焦热。点刺用于高热退烧。
11、肩井:解表发汗,汗出有效,是推拿总收法。
12、少商:掐3-5次,揉20-30次,高热点刺,通窍散结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扁桃体炎症引起的发烧。
13、耳尖:点刺。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清脑明目,特别是泄胸膈以上之火。高热是耳尖点刺放血最常用最有效的适应症,适用于感冒、肺炎、扁桃体炎所引发的高热,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对眼病有效。
目前统一的观点是,如果孩子挺舒服的(没有情绪低落),没有基础疾病,目前没有危重表现,就无需急着使用退热 *** 。对于有热 *** 惊厥的孩子,虽然说提前给退热 *** 不能降低孩子热 *** 惊厥的复发率,但也有文章说热 *** 惊厥更多的出现在高温中,所以在这里,建议给这些宝宝在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时使用退热 *** 。
三、小儿 *** 退烧 *** 图解
1、发烧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宝宝常见病之一。发烧有时成因简单,有时成因复杂,很多因素都会引起发烧,例如 *** 感冒、幼儿急疹、麻疹、积食、秋季腹泻等,有时候就连长牙也会引起发烧。孩子一发烧,妈妈就如临大敌,想赶紧帮孩子降温。如果发烧时孩子精神状态好,做妈 *** 就不需要太焦虑,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2、发烧本身不是病,它是体内正邪双方在“交战”的表现。
3、中医的退高烧手法一般分为几类:一类是发汗解表的手法,一类是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的手法。
4、病在表,往往是风寒束表,孩子着凉、感受风寒导致毛孔闭塞、寒邪不出,在体内与正气相争,所以导致发烧,此时用上可以发汗解表的 *** *** 最为对症。
5、病在里,如咽喉红肿也会导致高烧不退,温度往往要超过39℃,此时用的手法不能只想着发汗,要用清热凉血的 *** 手法。
6、另外,蘸水捏脊也是我给雨欣用过最有效的退烧手法。一般我会捏脊 20~30遍。捏脊具有双向调整作用,既能驱寒,又能清热凉血。反复蘸水捏脊20~30遍。捏脊时由于发烧散热快,后背的水会干掉,就反复再蘸水,最后一遍不等宝宝后背的水蒸发干,妈妈们要用嘴从下往上吹,直吹到大椎穴,把水汽吹散、吹干。这个手法也称为“脊背吹水”,这是北京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中医老师的心得真传,我在实际 *** 作中做了一些手法上的改良,对退烧非常有效。
7、用了退烧手法也不一定能一劳永逸,有时发烧会反复,尤其是由 *** 感染引起的发烧往往温度高,而且会反复 3~5天。邪气由盛转衰有一个过程,正气由弱变强也需要累积能量,所以这个反复过程也是免疫力 *** 被建立和完善的必经之路。
四、儿童发烧 *** 哪个位置图解教程
小儿发烧常见,用推拿 *** 可以很好地退烧,退烧的穴位也很多,今天我们把每个退烧穴位应用给大家讲一下。
一窝风能发汗,外邪随汗出而解所以退烧,一窝风发汗解表力轻,用外感较轻的发烧,轻揉或横擦,掌心发粘即止。
*** 凉,清热不伤阴,适用于感冒发热,心热。主治一切湿热、内热、潮热、大小热、虚实热。
(包含打马过天河、取天河水等)
主治高热,大热,对于邪入营血的各类高热实证尤其适宜。
发汗透表退烧,用于伤风感冒的发烧,两扇门发汗量大力宏,用于体质强壮的、实证、新病,39度以上的患儿。
穴位 *** 寒大凉,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感冒、高热不退。
(体质虚弱、病久未愈的患儿尽量不要用于此穴)
可用风寒感冒,或者咽部发炎导致的发烧。
自上而下沿着脊椎延伸的方向推,为泻法,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能清热泻火。
先按揉再拿法,用于感冒无汗,头痛发热。
实热证,汗不出。先揉后拿,出汗快。
清热解表,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呕吐等。
主要清上焦热,点刺用于高热退烧。
解表发汗,汗出有效,是推拿总收法。
解表发汗,汗出有效,是推拿总收法。
掐、揉,高热点刺,通窍散结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扁桃体炎症引起的发烧。
目前统一的观点是,如果孩子挺舒服的(没有情绪低落),没有基础疾病,目前没有危重表现,就无需急着使用退热 *** 。
对于有热 *** 惊厥的孩子,虽然说提前给退热 *** 不能降低孩子热 *** 惊厥的复发率,但也有文章说热 *** 惊厥更多的出现在高温中,所以在这里,建议给这些宝宝在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时使用退热 *** 。
五、小儿推拿感冒流鼻涕手法图解教程
春夏季节交换之际最常见的感冒就是风寒感冒。这是因为宝宝的自身抵抗力下降以及外界天气多变,孩子更容易出现风寒感冒,特别是那些身体抵抗力不强,或者是长期处于疲惫状况的宝宝们更加容易受到风寒感冒的袭击。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因感受外邪所致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怕冷、发热、咳嗽、头疼等外感风寒症状。
手法:患儿仰卧,两手扶住其头部,用拇指自眉心起,轮回往上推至发际3~5分钟。
主治: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位置: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
手法: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
手法: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
主治: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手法: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30~50次。
位置:在后头骨之下,发际上凹陷中当顶肌之外陷中
主治:感冒头疼,目赤痛,鼻塞不通,发热无汗。
手法: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作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
手法:以左手挟患儿之头部,右手食中指轻入患儿鼻孔揉之。
作用:发汗、通气、治疗感冒鼻塞流涕。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议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轻柔,可用爽身粉当介质。
2、小孩年龄不同,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
3、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
Ps:如果试遍以上 *** 还不奏效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推拿调理师或正规医院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颐儿易提醒:虽然推荐的小儿推拿治疗手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宝妈们照图 *** 后不见效果,还是及时就医,以免耽误宝宝的病情,切记一根筋的 *** ,以上便是本期全部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小儿感冒 *** 图解和宝宝感冒 *** 手法图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