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持针器打结 *** 图解和外科打结法的分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8字缝合 *** 图解
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刺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之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1、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
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这样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致于发生泄漏。
2、注意缝合处的张力。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 *** 。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3、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的伤口在清创和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的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的无损伤针线。
二、如何让用持针器打结
1、将持针器(血管钳)置于上方线和下方线之间,然后将下方线向上绕钳一圈(两圈为外科结),用持针器(血管钳)夹住上方线头通过圈内向下拉,拉紧,为之一个结。将持针器(血管钳)置于两线之间,将上方线(即上一步下方线)向下绕钳一圈,用持针器(血管钳)夹住下方线头
2、(即上一步上方线),通过圈内向上拉,拉紧,即为方结。
三、干货!图解外科徒手打结与器械打结的 ***
1、在手术台上,打结技巧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外科结的种类繁多,包括方结、外科结和滑结,而死绳结并非外科线结之列。打结 *** 主要有徒手和器械两种,它们各有优势,掌握得当能有效防止出血和创口问题。
2、方结:由两个连续的单线环以均等拉力反向收紧,形状如同“X”。
3、滑结:拉力不均或不在同一水平拉紧时形成,易松脱。
4、死绳结:单线环未能反向叠置,结构不稳定。
5、多重方结:最牢固的线结,通过增加单结数加强结的稳定 *** 。
6、在处理深部体腔或空间受限的区域时,建议先用滑结作为基础,再加系方结,确保稳固 *** 。外科结则在处理粗厚血管或张力大的创口时更适用,因为其额外的缠绕步骤提供了额外的固定。
7、双手打结(左手):左手食指和拇指形成“4”字,依次完成单结和方结。
8、单手打结(右手):右手拇指和中指协同 *** 作,形成单结,再完成方结。
9、器械打结的优势在于节省缝线,以下是基本步骤:
10、右手持持针器,将靠近 *** 作者的一侧缝线缠绕一圈,形成线环,再夹持另一侧线尾。
11、对于外科结,需缠绕两圈。牵拉两线尾,保持平行收紧。
12、重复此过程,先用远离 *** 作者的一侧缝线,再进行反向牵拉。
13、熟练掌握徒手和器械打结技术,是外科医生必备的手术技能,确保每一次缝合都能精确而牢靠。记住,每个结都关乎手术的成功与安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