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二战 *** 大全及图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战军事 *** *** 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二战所有军备和 *** 。
简介:由John M.Browning发明,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 *** 。
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 *** 的左 *** 威力不足, *** 急需一种有较 *** 的大口径 *** 。在这种需求下,1911式.45口径勃郎宁 *** 诞生了。Colt和Spring field兵工厂在1911—1915年间生产这种 *** ,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一战后,又在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使它更轻便。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 *** 。但是禁止士兵配备 *** 的条例被扔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 *** 。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靠的 *** ,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 *** 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 *** 。二战中美军的主要步兵轻 ***
简介:由John M.Browning发明,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 *** 。
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 *** 的左 *** 威力不足, *** 急需一种有较 *** 的大口径 *** 。在这种需求下,1911式.45口径勃郎宁 *** 诞生了。Colt和Spring field兵工厂在1911—1915年间生产这种 *** ,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一战后,又在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使它更轻便。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 *** 。但是禁止士兵配备 *** 的条例被扔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 *** 。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靠的 *** ,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 *** 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 *** 。
简介:M1 *** ,又称Garand *** ,是美国步兵的标准配置 *** 。以它的发明者John C.Garand的名字命名。它是之一种在 *** 是广泛使用的半自动 *** 。尽管它在1936年就被 *** 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应不足,但到战争结束时,它的产量却超过了4百万支。M1 *** 易于分解和清洁,它的口径、弹丸速度和半自动 *** 能的结合提供了优于其它 *** 的火力。它唯一的缺点就是 *** 重新装弹很困难。
简介:M1 *** 是针对德国的闪击战而发展起来的。机械化师和 *** 部队运用向美国人表明混合防御工事和静态的前线已经过时。闪击战意味着后方的人员可能会发现他们在几乎没有警告的情况下遭到了进攻。需要一支轻便的 *** 来取代制式 *** ,M1 *** 就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它广泛的用途,到战争结束时,已生产了超过6百万支。该枪比 *** 易于掌握,在中长距离上比重 *** 更有效,并且非常适于作为轻便 *** 装备给迫击炮、重 *** 和火箭炮分队。M1A1是M1的变型,有可折叠的枪托,是特别为伞兵设计的。
简介:1903式.30口 *** ,简称’03式,1903年被美 *** 队采用,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军标准配置 *** 。二战期间,仍有许多在使用。36年,M1 *** 取代它成为美军标准配置。在诺曼底战役中,它成为 *** 手的主要 *** 。不过,它在精度上的许多优点已被半自动和全自动 *** 的速度所取代。
简介:John T.Thompson曾参与发展`03式 *** 和Colt.45 *** ,汤姆森 *** 的原型枪于1 *** 0年春天诞生,尽管它有优秀的测试参数,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没有采用它。汤姆森Colt公司鉴定了生产15,000支该枪的协议,即1 *** 1式。这批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在1940年,美国陆军订购了20,000支该枪;在1941年,陆军追加了319,000支的定单。该枪更大的优点是可靠,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工作。主要的缺点是太重——超过10磅,缺乏穿透力(这也是二战中所有 *** 的共同缺点)。
简介:最初型M1918A1式 *** 轻 *** (BAR)由美军士兵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并且二战中该枪仍在使用。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 *** 使该枪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与早期型号不同的是它仅有全自动方式下的两种射击方式:慢速方式300—450发/分;快速方式500—650发/分;而没有了半自动方式。两种型号的 *** *** 都被广泛的使用。而且在很多的 *** 中,你也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该枪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更大的缺点是缺少可快速更换的枪管来减少枪管的过热。
简介: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军部队参战, *** 上官兵们需求一种比M1919A4式轻、又有比 *** 轻 *** 更快射速的重 *** 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M1919A6式重 *** 诞生了。它继承了一些M1919A4式 *** 的部件,不再有三角架,但它仍然重达32.5磅。事实证明,它太累赘而不能满足 *** 上官兵们不断变化的要求。即便如此,仍生产了43,000支该枪。而且,你可以在几乎所有1944—1945年的影片中看到它。
简介:一战结束前,美 *** 械局意识到水冷式重 *** 在坦克中占踞了太大的空间,而且对快速挺进的步兵来说也太重了。二战临近时,军械局待开发一种风冷式重 *** 给步兵使用。这导致M1919A4式重 *** 的产生。连脚架在内该枪重41磅,与重达93磅的水冷式M1917A1比起来的确是轻多了。所以,与水冷式相比它更多用作了攻击 *** *** 。不过,它不能象水冷式那样长期维持同一水平的持续火力。
简介:1942年初,为满足步兵反坦克 *** 的需求,军械局的Leslie A.Skinner和Edward G.Uhl研制了一种火箭炮——一个用电子点火的金属筒。直到那时,美国步兵一直缺乏可以使用的能阻止坦克前进的反坦克火箭。军械局的另一个成员,Henry H.Mohaupt,一直在研制一种步兵使用的反坦克手 *** ——M10式手 *** ,重3.5磅,使步兵不能有效的投掷。然而,当Skinner和Uhl试着用他们的 *** 发射M10手 *** 时,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军械局立即意识到这种新式 *** 的价值。许多 *** 被装船运给了盟军。实际上,德军在缴获了它之后,立即开始生产它的 *** 品。
简介:二战期间,美军士兵使用了许多类型的手 *** ,但主要配备的Mark II手 *** 。它为铁铸,外部呈锯齿状,利于在 *** 后产生更多的弹片。它内部 *** 填充物,但由于战争初期 *** 短缺,内部多填充 *** 复合物。Mark II的 *** 半径是5—10码,但弹片可 *** 至50码。由于公认的投掷距离多为35—40码,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直至手 *** *** 。
首次使用火焰 *** 器早在一战的德军部队。到1916年,英军和法军也开始在 *** 上使用。然而,有限的距离、不可靠、易伤到 *** 作手使它成为一种不理想的 *** 。直到德军在入侵波兰、比利时和法国的战争中再次使用时,美国才开始着手研制。美国的之一个 *** 器遇到了同样的困难。然而,凝固汽油的发明改善了它的效力和射程(60—180英尺)。可靠 *** 也得到一定的改善。在采用新的 *** 器使用战术后,它对 *** 作手的伤害也减少了。美军士兵发现,两人一组装备 *** 器是最有效的。火焰 *** 器组也包括由 *** 或自动 *** 装备的士兵,他们为 *** 手提供火力掩护。
美军11.43mm M1 *** 8A1式 *** (汤姆逊 *** ),为美军最早装备的 ***
11.43mm M3A1式 *** ,造价低,火力猛,可靠 *** 好,用于取代M1A1等 ***
M3A1“斯图亚特(Stuart)”轻型坦克
M4A3E2“谢尔曼巨人(Sher *** n Jumbo)”中型坦克
M24”霞飞( Chaffee)”轻型坦克
M26“潘兴(Pershing)”重型坦克
M3A3“格兰特( Grant)”中型坦克
二、求二战各国 *** 明细一份
美军: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 ***
比利时和 *** 联合研制,荣誉勋章中有登场
经典的”波波莎”,高达900发/分的射速和71发弹鼓带来恐怖的火力,无论是在苏军还是德军眼里,这都是一件”完美”的 ***
*** 的好处是故障率低,重量轻,易携带
由PPsh-42改进版,而PPsh-42是在 *** 格勒被包围的情况下开发的,该枪使用了35发弯 ***
莫辛·纳甘式 *** ( *** 1-1930型)
苏军步兵的制式装备,和日本的三八式类似,精度较高,威力较小
莫辛·纳甘式 *** ( *** 1-1938型)
使用 *** 同样的M43短弹,1945年投入使用,一直服役到 *** 列装,我国仿制即为56式半自动
苏军对原始的马克沁 *** 的改进版本,二战前期使用较多
1943年由苏联 *** *** 郭留诺夫研制,用以加强捷格加廖夫系列轻 *** 的火力,主要 *** 集结有生目标或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捷格加廖夫DShK-38“德什卡”12.7mm重 ***
苏军最著名的 *** ,虽然机动 *** 较弱,但12.7mm口径可以在阵地战中提供无与伦 *** 火力,德军可谓吃尽了它的苦头,同时也作为坦克上的高射 ***
主要用于 *** 坦克成员,穿甲厚度为25mm,还有一种型号称为PTRS
1914/30手 *** .很牛很重的手 *** ,要 *** 个东西才能引爆.玩过使命和荣誉的人都知道
1942进攻型手 *** ,越看越像夫特加酒瓶.
1943反坦克 *** .像XO酒瓶.苏联人爱喝酒在 *** 上就表现出来了.
毛瑟 *** 8式 *** 是二十世纪初大多数 *** 的原型,包括美国的SPRINGFIELD1903式 *** 。它使用的7. *** mm毛瑟弹从1888年开始生产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该枪 *** 能优越、工作非常可靠,它和它的变形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军广泛用。KARABINER98型 *** 比标准的98式短6英寸,在二战中,装备了大多数德军部队。
MP40 *** ,及其原型枪MP38 *** ,是具有 *** 特点的之一种 ***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 *** 队使用最广泛、 *** 能更优良的 *** 。
口径 9X19mm巴拉贝鲁姆 *** 弹(Parabellum)
全枪长枪托打开833mm/枪托折叠630mm
工作方式:一次 *** 使用,冲击点火
同其它 *** 的研制一样,德军也研制了许多不同型号的手 *** 。不过,有两种最初的原型:直柄的M24型和椭球形的M39型。
直柄手 *** 从一战起就开始广泛使用,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它比球形手 *** 更易于投掷,威力更大些。
一战后德军曾放弃了火焰 *** 器,但当1935年,意大利 *** 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使用火焰 *** 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使德军重新装备了它。德军在早期的战斗中使用过,不过在1941年后,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1908年被德军选作制式 *** 的鲁格P08 *** ,是当时更具魅力的半自动 *** 。P08 *** 的超凡魅力在于其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与肘节式枪机闭锁机构,结构独特,外观优雅,加工精良,且其动作的可靠 *** 、安全 *** 与同期的 *** 相比,属于上乘。
94式 *** 为战车乘员,汽车兵,飞行员等重要非直接地面战斗人员所装备的自卫 ***
这种 *** 主要装备日军伞兵,空挺特战部队,敌后渗透部队,等特殊部队。
发射速度:450发/分— 800发/分(可调)
P40 P47 P50D战斗飞机综合 *** 能优异
B52轰炸机载重量大,但是需要长距离跑道,(约1KM的跑道才能起飞)
B19和B25为舰载空炸机型, *** 能优异
盟军主战坦克:谢尔曼机动 *** 不错,威力一般,装甲厚度一般
美国潘兴26坦克:装甲厚度强,机动 *** 一般,主炮威力大
飞机:Bf 109G Gust *** 堪称德国工业的典范,在闪电战中大显身手
G-14和 G-6是后期的主战飞机, *** 能在109型号上有所提升
豹式坦克尤其以黑豹坦克 *** 能更优,非常好的 *** 控 *** 和机动能力,结实的的前侧方装甲,装甲 *** 能优异,配合76mm口径主炮,在 *** 上所向披靡射程相当远,1KM之内命中率相当高
虎式坦克:德军重型坦克:装甲防护能力是当时所有坦克更好的,主炮继承了豹式坦克的优良 *** 能
坦克:T34,炮台为浇铸, *** 低廉,生产量大,属于量产型的坦克,主炮射程精度在500~800之间,不如德军坦克,但其 *** 优势明显,在坦克战中以数量取胜,中国建国初期的坦克以T34为原型改进, *** 优势依然明显, *** 能一般, *** 价比高
飞机:著名的零式战斗机,超强的机动 *** ,在空中 *** 控灵活,初期为铝制和木质结构的结合,质量在当时是战斗机中最轻便的
坦克:日本陆军中型坦克 97式("Chi-Ha","奇哈")
“九七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到15.7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甲。火炮采用半自动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 *** 和2575发 *** 弹。这种坦克在日本称“九七改”、“奇哈改”。九七式中型坦克被广泛用于日本 *** ,东南亚战争和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与美苏同类坦克相比,它的防护、火力、机动均相差甚远,
盟军有许多航母,如著名的美国航母大黄蜂、约克城、企业,英国的皇家方舟,德国齐柏林伯爵没正式下水,日军赤诚、加贺、苍龙、飞龙、祥鹤、瑞鹤等
美国北卡罗来纳,日本大和、武藏,英国乔治五世、伊丽莎白女王、战列巡洋舰胡德,德国俾斯麦、提尔皮茨、格莱森闹、沙恩霍斯特,苏联海军不是很著名,所以不讲了。
三、二战间各国家使用的 *** 是什么
德军 Jagdpanzer 38(t)坦克歼击车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基于38(t)坦克的底盘上研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 *** 制的最后一种坦克歼击车。古德里安于1943年3月提出研制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建议,以弥补德军反坦克能力的不足。德国陆军兵器局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943年12月下令研制“战斗全重为13t的38(t)轻型突击炮”,由捷克的BMM公司负责研制。BMM公司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之一辆样车。1944年4月20日,有20种新型坦克歼击车参加了 *** 生日进行的兵器展示, *** 大喜过望。同年6月19日,这种坦克歼击车被命名为“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从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产了2584辆。
德军 Jagdpanzer VI Jagdtiger坦克歼击车
德国于1943年2月开始研制“猎虎”坦克歼击车,其设计的目的是远距离支援步兵和装甲战斗车辆。“猎虎”坦克歼击车由于生产数量很少,东线 *** 仅在德军向本土退却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在西线,阻滞盟军坦克的进攻中也有一定作用。
1943年2月,德国陆军 *** 局 *** 试验部第六科第Ⅲ分科(典型的 *** 产物)为使“豹式”和“虎式”坦克达到通用化,而希望亨舍尔公司与奥克斯布格-纽伦堡机械制造厂(以下称MAN公司)进行有关的特殊技术开发。宗旨是使坦克零配件通用而减少各军工厂产品冲突的麻烦。这两种坦克的改良型从1943年4月起被称为“豹Ⅱ”和“虎Ⅱ”。1943年底“虎Ⅱ”得到“虎B”的正式名称并开始量产,它成为著名的“虎王”,而倒霉的“豹Ⅱ”最多可能只完成了两辆试验型,有一辆搭载“豹式”G最终型炮塔的样车战后被送到美国肯塔基州的诺斯-福克斯美国坦克学校解析,现在展出于巴顿坦克博物馆。
基于Pz-I坦克底盘德国开发了二战期间之一种自行反坦克车辆。它安装的是捷克制造的47mm Pak(t) 36 L/43.4(Skoda 47mm A-5 P.U.V vz.36 gun)型炮,底盘采用了PzKpfw I B型坦克的底盘,乘员三人。乘员的防护仅仅是依靠简单的火炮防盾,其顶部和后部都是 *** 式的。火炮的左右转角为各15度,可以携带86发 *** 。这些Pzjager-I很快便基本在德国现役部队中消失了,因为它弱小的火力,不过直至1943年仍有一些在役。Pzjager I被编组成坦克歼击营投入西线、北非以及苏联 *** (比如第521和第 *** 3坦克歼击营,1940年,法国)。虽说Pzjager I坦克歼击车 *** 能根本不能适应战争后期的形势,不过作为二战中之一种被实用于 *** 上的自行反坦克车辆,它在装甲车辆史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1938-1939年,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生产中的150辆LT-38坦克被德国没收了,并被重新命名为PzKpfw 38(t) A型。德国控制捷克后,LT-38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装备的坦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一直保留生产直至1942年6月。二战期间,,PzKpfw 38(t)坦克不仅装备德军还装备了其他很多轴心 *** 队,比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最后在1945年5月战争结束的时候,LT-38坦克被捷克斯洛伐克陆 *** 做训练直至50年代。
尽管PzKpfw I型坦克不具备什么真正的战斗价值,但是它是一种优秀的训练工具,它帮助德国训练了大量的高素质装甲部队成员,很多德国坦克手首次使用的坦克也是PzKpfw I型坦克,对于二战中强大的 *** 德军装甲部队来说,这种坦克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二战期间,PzKpfw IV型坦克还输出到匈牙利(52辆)、罗马尼亚(100辆)、保加利亚(46辆)、芬兰(15辆)、西班牙(20辆)以及克罗地亚等轴心 *** 队。1943年,少量的PzKpfw IV/G型坦克被输出到土耳其。从1941年到1943年,苏军缴获了大量的PzKpfw III型、PzKpfw IV型坦克以及StuG III型突击炮。其中一些被红军临时使用,另一些则被改装成突击炮,比如SU-76i、SG-122A。战后,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西班亚、叙利亚、约旦以及土耳其等国仍在使用IV号坦克,直至1967年。
是当参加1942年底的大规模战役时,PzKpfw VIE虎是 *** 上最重也是威力更大的坦克.一时间,所有的盟 *** 炮对它都没有效,而他的大炮可以在更大射程内摧毁所有的盟军坦克。这使它很快获得了令人生畏的声誉.直到苏军的122毫米和152毫米炮的出现这种情况才结束.虎式坦克常常结成一队。PzKpfw VIE共生产了1354辆。
“象”式坦克歼击车火力强大,防护 *** 能超群,但是机动 *** 却较差,而设计思想上的大胆创新,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使“象”式坦克歼击车确立了它在世界战车史上应有的地位。
1941年9月,德国陆军兵器部决定,新的自行 *** 炮尽量采用TⅢ/TⅣ上的零部件,并使战斗重量控制在23.5吨之内,由啊尔凯特公司负责研制,研制名称为”Ⅲ/Ⅳ型火炮搭载车“。阿尔凯特公司于1942年初正式开始研制工作。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更大问题是,总是认为在3/4号车上搭载150mm *** 炮是很困难的。直到1942年7月,将leFH18型105mm *** 炮装载2型轻型坦克上之后,才重新审视150mm *** 炮的装车问题。1942年7月15日, *** 下令在TⅢ/TⅣ型坦克上装载150mm *** 炮。这样。阿尔凯特公司在对地盘经过一番改造之后,终于在1942年10月制成了之一辆样车。后来,该车被命名为“野蜂”(hummel)自行 *** 炮。
在入侵苏联以前,德国人已经制造了少量的坦克歼击车,但这些产品的表现默默无闻。它们的反坦克战绩甚至比不上客串的III号突击炮。T34坦克的威胁使得德军迫切需要火力更猛的反坦克 *** 。在仿制T34失败后,德国人迅速找到了一个替代 *** :将T34主炮或相似的长身管75mm炮装在自己的坦克底盘上,作为支援 *** 协同装甲部队作战。于是几种型号的Marder几乎在同时投入生产。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现有设备拼凑而成。MarderI,II的威力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80-90mm的装甲。Marder II/ Sd.Kfz.132在II型坦克底盘上加装经过改进以适应德国 *** 的T34/76的76.2mm Pak 36(r) L/51火炮。 *** 与Pak40系列相同。1942年4月到1943年6月共生产了201辆。
Marder系列是二战德军最早大量装备的坦克歼击车,尽管它的产生有很大的应急的成分,而且作为过渡车型在1944年就停产,还是有近三千辆Marder系列装备了若干“装甲反坦克营”配属于坦克师和机械化师。更重要的,Marder系 *** 立了德国坦克歼击车的发展方向,并为建立相应的部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Sdkfz251装甲输送车是用博格瓦德(Borgward)公司3tHLKL6型半履带式运输车底盘研制的,主要用来输送人员,1939年-1945年间在德军中服役,包括各种变型车在内,其生产量共1.6万辆。该车的战斗全重8.5t,被列为中型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Sdkfz251系列装甲车在装备部队后,立即参加了1939年8月德军对波兰的入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几乎参加了德军的每一次军事行动。
1942年2月,埃克特Alkett公司在Geschutzwagen III/IV的底盘上装备了4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 L/71),设计定名为"Hornisse"(大黄蜂)。1942年晚些时候,这种车体还被用于“野蜂Hummel”自行 *** 炮(编号Sd.Kfz.165)。 1944年早期,驾驶室前装甲板的布置在生产中有了变动,火炮也变为43/1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1 L/71),这样该车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型号。1944年2月24日, *** 下令将第二种型号命名为"Nashorn"(犀牛)。尽管缺少装甲防护,二者都为威力强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提供了急需的机动 *** 。“大黄蜂”和“犀牛”顶部敞开的战斗室仅依靠帆布来遮蔽风雨,而且缺乏一挺车体 *** ,通常一挺MG34或MG42 *** 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从1943年2月到1945年3月,由埃克特Alkett公司设计、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制造的“大黄蜂”和“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产量很低,分别为20辆和474辆。最后它们逐渐被威力更大、防护更好的自行反坦克炮如Jagpanzer IV和Jagpanther所取代,但它们的战史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PzKpfw III型坦克除了德军使用,还输出到其他的轴心国家 *** ,比如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斯洛伐克。在1943年之前,PzKpfw III型坦克可以说是德国更好的坦克之一,是二战初期德军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国防军和武装 *** 卫队是苏制T-34坦克更大的非盟 *** 户。在1941年到1945年的东线战斗中,德军缴获了几百辆各种型号的T-34.据统计,到1945年3月为止,大约300辆T-34被用于战斗中。另外,退出现役的和在 *** 上缴获的损坏的T-34也经常作为在德军中服役的T-34, SU-85, SU-100和SU-122的零部件来源。同时直至1944年底,这些T-34也经常用于 *** 能测试和作为射击训练的靶子。
PzKpfw V黑豹式中型坦克在二战德军坦克中名气仅次于虎式重型坦克,它和苏联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更好的中型坦克。
PzKpfw VI“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更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与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 *** 上的可怕怪物。
德军 PzKpfw VIII Maus超重型坦克
PzKpfw Maus鼠式坦克是在 *** 本人的命令下于1942年开始研制的.它由电动马达驱动,动力由自带的柴油发动机提供.两辆原形鼠式坦克于1943-1944年间生产.直到1945年,该坦克仍在测试中.但在战争末期,也被用于组织苏军的猛烈攻势.有一辆被保存在莫斯科郊外的博物馆中.
德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有大约9500辆StuG III型系列自行突击炮参战,该种突击炮结构简单,机动 *** 较好,有一定防护力,自身车身低矮不易被击中,是德军装备的一种相当优秀的自行突击炮。
德军 St *** mpanzer IV Brummbaer突击炮
“灰熊”的车体由奥地利的斯太尔-戴姆勒-布福公司的尼伯龙根工厂制造,战斗室由杜尔斯堡市的克虏伯公司埃森兵工厂制造,火炮来自捷克的斯柯达工厂。初期生产型由四人车组 *** 纵而不是通常的五人,装填手还负责承担 *** 电 *** 作员的工作。1944年1月,IV式突击炮正式获得了“灰熊Brummbaer”的命名。
“突击虎”的构想源自1942年秋 *** 格勒的残酷巷战。苏军利用断壁残垣的地利给予德军重大 *** ,而普通火力很难有效 *** 其中的目标。受此教训,德国急需为参加巷战的重装步兵配置足以 *** 结构复杂建筑内敌人的火力支援车辆。起初构想为“突击虎”装备210毫米 *** 炮,但当时这种火炮并未制造出来。作为替代,德军使用了38厘米短管 Raketenwerfer 61 L/5.4尾装填臼炮, *** 为短程(4600~6000米) *** 火箭弹。这种臼炮由莱茵钢铁-博尔西格(Rheinmetall-Borsig)从海 *** 380毫米反潜臼炮(火箭助推)研发而来。此外,安装在150毫米正面装甲上的一门7. *** 毫米MG34 *** 提供“突击虎”近程防御。这种替代设计却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突击虎”能用一发火箭弹摧毁任何建筑或者其它目标。它的车体内的挂架能携带13发火箭弹(每枚345~351千克),还可以额外在 *** 内携带另1枚。“突击虎”装备了一个手动起重机以供乘员装卸 *** 。
1945年初,Comet坦克开始装备英军第11装甲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该师是唯一全部换装Comet坦克的师,而英军的其他装甲师只配有少量的Comet坦克,因而Comet坦克在二战的最后阶段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坦克战。年初,该坦克被“百人队长”坦克取代。
也称为VI型巡洋坦克,是由VI型"Covenanter"巡洋坦克发展而来。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著名英军坦克,共生产了5300余辆。Crusader巡洋坦克分为I,II,III三种型号,其中以Crusader II型巡洋坦克最为出名。Crusader巡洋坦克也参加了英军在北非 *** 的一系列军事活动。但是它的装甲还是太薄,1943年以后被淘汰。
M3中型坦克在二战期间,除了装备美军,还装备了很多的盟 *** 队,如英国,加拿大和苏联。在北非 *** 上,英军凭借着M3,M4坦克击败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我国的解放战争中,我军也缴获很多美国提供给 *** 军的M3中型坦克。
M3 Stuart轻型坦克由于具有一定的火力,较高的行驶速度和良好的越野 *** 能,所以在二战期间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北非 *** 上,美英联军M3轻型坦克,M3中型坦克,M4中型坦克等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在远东,M3轻型坦克和M4坦克一起,在 *** ,菲律宾的战斗中,使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居于下风。二战后,玻利维亚,巴西和南 *** 等国家和地区的 *** 仍在使用M3轻型坦克。
美国的M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总生产量达到了4 *** 34辆,在二战后期的坦克战中,M4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更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M4坦克的主要 *** 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 *** 和烟幕弹。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105mm。
美军在二战期间使用过的坦克歼击车除了著名的M10和M36以外,就还有这种M18 Hellcat坦克歼击车,M18的产量只有 *** 7辆,它的优点在于速度较快。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 *** 上,这种M18 Hellcat坦克歼击车的名气远不及前面的M10以及M36响亮,它在美军对德军装甲部队的作战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美国在1943年7月开始生产这种M18 Hellcat坦克歼击车,一直生产到1944年10月才停止生产。二战后不久M18 Hellcat就退出了美军现役。
M24坦克于1944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编入美军驻欧洲的先头部队,曾参加了莱茵河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军外,奥地利,法国,希腊, *** , *** ,日本,菲律宾,沙特,西班牙,巴基斯坦和乌拉圭等国的 *** 也使用M24轻型坦克。该坦克参加了 *** 战争,印巴冲突等。美军中的M24轻型坦克于50年代由M41轻型坦克代替。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在使用M24轻型坦克。
英军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战役中使用的Matilda I坦克由于 *** 能较差,抵挡不住德军的PzKpfw III型坦克为主的进攻而很快被淘汰,转而开始生产Matilda II型步兵坦克。 Matilda II步兵坦克的研制代号为A12,1939-1945年间在英军中服役。它是英军自始至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坦克。在 *** 曼战役之前,它是英军第8集团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在 *** 曼战役之后,逐步被美制的M3和M4坦克所取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提供给其盟国很多种坦克,其中给英国的最多。不过在英军中得到好评的就有M3 Grant和M4 Sher *** n这两种中型坦克。在英军中服役的M4 Sher *** n坦克被称为Sher *** n Firefly中型坦克,该坦克参加了诺曼底 *** 战以及其后在法国和德国本土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直至德国投降。
Valentine步兵坦克是一种轻型坦克,其特点是装甲防护较好,但行驶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协同步兵作战。该坦克由克斯-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于1938年开始研制,1940年5月交付首批车辆。到1944年初停产时,共生产了各种型号的Valentine坦克8275辆,其中加拿大生产了1420辆。该坦克于1941年在西非沙漠首次参战,其改进型一直使用到沙漠战结束。该坦克除装备英军外,还曾装备苏联,新西兰,和埃及等 *** 队。其中,苏军装备的2720辆,都用苏制的76.2mm火炮替换了原来的火炮。新西兰 *** 装备的这种坦克参加了太平洋战争。Valentine也有10多个型号的改进型,主要区别在 *** 和发动机。它的变型车有自行反坦克炮,自行加榴炮和坦克架桥车等。
至1940年法国投降前一共生产了B1-bis坦克365辆,其中66辆装备第1,第2,第3,第4后备装甲师,57辆配给各 *** 连。德军也使用过缴获的法军B1-bis坦克,左图就是换上德军装甲部队标志的B1-bis坦克。法国人在1944年解放鲁瓦扬港时使用了少量的B1-bis坦克。
1939年9月,为取代“马蒂尔达”Ⅱ型,代号为A20的新型步兵坦克由 *** 和沃尔夫公司开始设计,次年6月制造出4辆A20样车。此时正值英法 *** 在西欧 *** 全面溃败,面对德军以坦克集群为主力的闪电战,英国严重意识到了对新型坦克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A20已难以胜任对抗德国新型坦克的任务。为此,当年7月沃尔斯豪尔公司接受了研制A22步兵坦克的合同,并被要求一年内投入生产!1941年6月,首批生产型A22坦克共14辆交付英军,随即开始大批量生产,并被命名为“丘吉尔”步兵坦克。各型丘吉尔产量共达到5 *** 0辆,是战时英国产量更大的一种坦克。
Cromwell巡洋坦克在英国坦克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承上启下”四字来加以概括。承上,说明它继承了英国巡洋坦克的特点;启下,说的是它是最后几种巡洋坦克之一。从次以后英国就不再生产巡洋坦克了。Cromwell坦克是根据英军参谋本部40年代初期制定的“重型巡洋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而研制的。1943年1月正式生产出之一批生产型坦克,并统一命名为Cromwell巡洋坦克。它一共有8种车型,在 *** 和 *** 能上略有区别。 Cromwell巡洋坦克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是它装备部队的时间较晚,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火炮威力相对较弱,难以和德军的Panther坦克相对抗。尽管如此,在诺曼底战役及随后的进军中,该坦克和美国的M3,M4坦克协同作战,也为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M26 Pershing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 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在19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1950年 *** 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 50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 *** 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二战中期,美军从苏联 *** 人员那里获悉,德国人正在研制 *** 、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即“虎”式坦克)。而美军原来的M10坦克歼击车的76.2mm火炮的威力已明显不足。为了能击穿“虎”式和“黑豹”式坦克的重装甲,急需增大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威力。为此,美国 *** 开发 *** 会下达了改进M10坦克歼击车的指示,不久,便生产出几种型号的坦克歼击车,包括T72、T70、T71坦克歼击车。其中T72和T70样车威力不足,只能算是过渡 *** 车。真正为M36奠定基础的,是T71坦克歼击车。
OK,关于二战 *** 大全及图解和二战军事 *** *** 大全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