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苏州天气湿度,以及苏州天气预报一周 7天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苏州天气情况
1、白天苏州天气局部多云夜间苏州天气局部多云更高温度:5℃
2、日出:上午6点36分更低温度:0℃
3、白天苏州天气局部多云夜间苏州天气大部多云更高温度:6℃
4、日出:上午6点35分更低温度:1℃
5、白天苏州天气局部多云夜间苏州天气晴朗更高温度:7℃
6、日出:上午6点34分更低温度:2℃
7、白天苏州天气晴时多云夜间苏州天气局部多云更高温度:11℃
8、日出:上午6点33分更低温度:4℃
9、日落:下午5点49分 6天后苏州天气:白天局部多云,夜间局部多云,气温0℃~5℃,北偏西风 ***
10、7天后苏州天气:白天局部多云,夜间大部多云,气温1℃~6℃,西南风二级
11、8天后苏州天气:白天局部多云,夜间晴朗,气温2℃~7℃,南风二级
12、9天后苏州天气:白天晴时多云,夜间局部多云,气温4℃~11℃,东南风二级
二、苏州的气候
苏州位于北 *** 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 *** 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
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1焦耳/平方米,最多的1967年为5188.3焦耳/平方米,最少的1970年为4348.9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更大,为1580.8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1256.0焦耳/平方米;秋季为1045.9焦耳/平方米;冬季仅为768.2焦耳/平方米。
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7月份,总量更大为560.6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月份,月总量最小为253.3焦耳/平方米。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最多年份1967年为2357.6小时,最少年份1952年为 l630.4小时。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454.9小时,夏季(6?8月)624.8小时,秋季(9一 l1月)486.7小时,冬季(12?2月)398.6小时。日照时数的月,总量2月份最少,仅 l19.1小时,以后逐月递增;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略有回升, l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
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更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公元前3000一公元1900年)据各类资料记载,大致可划分为 *** 温暖期、春秋战国温暖期、三国寒冷期、隋唐温暖期、北宋寒冷期、南宋元初温暖期、元明寒冷期、清代寒冷期。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
20世纪苏州的气温变化(1901一1985年),前30年温度较低,30年代后期气温上升到多年平均值之上,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前期高于平均值0.2?0.5℃。60年代后期气温又趋下降。1969年冬季气温较低,但年平均气温更低值出现在1980年。
据1951一1985年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7℃,更高为1953年的17.0℃,更低为1980年的14.9℃,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2.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3.0℃。气温的平均年较差为25.2℃。
春季(3?5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14.2℃,月平均升温幅度达5℃。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定,骤冷骤热变化较大。4月上旬还时常出现低于0℃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升温幅度不大。7月份出梅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更高,月平均28.2℃,平均更高气温32℃,是全年最热的月份。日更高气温>30℃的酷暑天气夏季(6?8月)就占97%。
1951-1998年,苏州市日更高气温>38℃的仅有9年。极端更高气温为39.2℃,出现在19 *** 年7月16日。9月上旬气温仍较高,平均每年有4?5天日更高气温>30℃,有的年份整个9月上旬日更高气温都在30℃以上,但出现>35.O℃的日数较少,为7年一遇。但是95年9月2日~9月7日出现了连续6日的高温天气。由于冷空气势力加强和太阳辐射减弱,秋季平均气温17.6℃。9月上旬,副热带高压仍有一定势力,时有炎热天气出现,俗称“秋老虎”,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9月中旬起,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迅速南撤,冷空气日趋活跃,气温下降明显,月平均降温幅度在5℃以上。
冬季受 *** 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在全年日更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中冬季占了93%。冬季平均气温4.3℃,平均更低气温1.1℃。1月中下旬,是全年最冷时期,平均日气温3.0℃;平均更低气温-0.1℃;日更低气温<-8℃的严寒天气大都在1月份,平均2?3年一遇。极端更低气温-9.8℃,出现在1958年1月16日。
气温平均日较差为7.5℃,春季更大为8.2℃,秋季次之为7.7℃,冬季为7.5℃,夏季最小为6.9℃。4月份气温日较差更大,为8.5℃;而7、8月份则最小,为6.8℃。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致随纬度而变化,南高北低,南北差异为0.9℃。另有两种差异:一为太湖水体对沿湖地区的温度调节作用,以冬季最为明显。地处太湖边的东山站1月份平均更低气 *** 市区高出0.8℃.比北部各县(市)高 l℃以上,这种在广阔水体影响下的小气候为沿湖地区的柑桔及其他果林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二为市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区的地表 *** 质, *** 业及人口密度都不同于郊县,因而形成了“城市热岛”。市区夏季更高气温>35”C的曰数比南部的吴江多1.1天,比东南部的昆山多3.5天。
据各类史料记载,苏州从汉代至清代的2000多年中,大水灾有一百几十次.其中隋唐至1949年的1300多年中,大水灾有107次。从三国至1949年由雨涝引起的太湖水溢为20次,平均84年一遇;由干旱引起的太湖水枯有9次,平均185年一遇。可见苏州历史上多雨潮湿年代多于少雨干旱年代。如将冷暖变化一起考虑,则苏的冷暖、干湿变化总是交替进行,其周期长短不一。
在最近的100多年(1875一1998年)中,苏州市有四个多雨期和三个少雨期。三个多雨期分别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10年代、40年代及9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约1200一1 *** 毫米;三个少雨期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平均年降水量约900?980毫米。
据1 *** 4一1995年的资料分析,常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094毫米,年降水日125天。年降水量最多的1957年为1555毫米,最少的 *** 23年(1934)仅575毫米,年际变幅为980毫米。年降水日最多的1980年计154天,最少的 *** 15年仅80天。
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为最多,常年平均月降水量为160毫米,降水日12.5天。12月份月降水量最少,为40毫米。10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为7.8天。
春季由于暖空气势力不断加强,降水量、降水日数逐月增多。常年春季降水总量为278毫米,最多年份的1967年达486毫米,最少年份的1971年仅180毫米。春季平均降水日为36.3天。夏季常年季降水总量为420毫米,为各季降水量之首。最多的年份 *** 30年为760毫米,最少的年份 *** 23年为l16毫米。夏季平均降水曰为34.8天,最多的 *** 有55天,最少的 *** 23年只有22天。秋季常年降水量为220毫米,但各年悬殊较大,最多的1962年为627毫米,最少的 *** 21年仅45毫米。秋季平均降水日为27天,是全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季节。但多的年份也有42天。冬季降水总量为144毫米,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但多的年份如1953年有302毫米,少的年份如1985年仅42毫米。冬季平均降水日为27.1天,最多的1968年有48天,最少的1962年仅10天。
连续降水的最长日数为18天,出现在1969年6月30日--7月17日,降水量154毫
米。连续无降水最长日数为66天,出现在1973年 l1月9日--1974年1月13日。平均降水强度以夏季更大,为 11.8毫米/日;冬季最小,为6.5毫米/日。6月份是全年降水强度更大的月份,强度为12.7毫米/日;日降水最太强度为343毫米/日,出现在1962年9月6日。年降水变率为17%,以冬季的降水变率为更大,达34%;春季最小为24%。月降水变率以10月份更大,为68%;6月份最小为36%。
苏州市因地形不同而引起的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不明显,约为100毫米,最多的是吴县东山,最少的是张家港。但在夏季某些局部地域 *** 降水,区域差异就比较明显。
平均初雪日为12月24日,最早的1976年 l1月17日已见初雪;平均终雪日为3月8日,最迟的1980年要到4月下旬。常年平均降雪日数为6.7天,最多的1976一1977年度有20天,最少的1 *** 6--1 *** 7年度及1970--1971年度无雪日。降雪的年分布,1月份平均为2.7天,2月份平均为1.2天。1984年1月17--19日连续3天共降雪62,3毫米,为百年罕见的大雪。全市l米以上的电信线路因断杆、倒杆使通信中断,不少高压电线先后跳闸停电,输电线被大雪压断。由于雪量大积雪深,各地还发生了房屋 *** 事故,造 *** 员伤亡。1984年1月18日降雪47.5毫米,为日降雪量更大记录。
年平均积雪日数为5天,最多的1976--1977年度有22天,但也有8年无积雪日。积雪初日最早是1985年12月10日,积雪日最迟的为1976年3月19日。积雪深度更大的为26厘米,出现在1984年1月19日。
三、6月份去苏州旅游,应该如何准备行李物品
1、六月份去苏州旅游,你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旅行计划来准备行李物品。以下是一些建议:
2、了解气候:苏州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省,六月份属于初夏时节,天气逐渐转热,平均气温在20°C到30°C之间。这个时候,苏州的天气多雨湿润,湿度较大,偶尔会有高温天气。因此,你的行李应该以轻薄、透气、快干为主。
3、衣物选择:建议携带短袖衬衫、T恤、短裤、裙子等夏季服装。由于苏州的雨季较多,可以准备一两件长袖薄衫或薄款夹克,以应对早晚温差或雨后凉爽的天气。此外,带上一两套适合正式场合的服装,以备不时之需。
4、防晒用品:夏天紫外线强烈,一定要准备防晒霜,建议SPF值在30以上,PA+++或更高。同时,带上太阳帽、太阳镜和遮阳伞,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伤害。
5、雨具:苏州六月多雨,记得带上雨伞或雨衣,更好是便携式的,方便随时使用。如果计划游览园林或户外活动,可以考虑穿着防水鞋或凉鞋。
6、舒适的鞋子:旅游时走动较多,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打算参观传统园林,穿着轻便的鞋子会更方便行走。
7、个人护理用品:随身携带常用的个人护理用品,如牙刷、牙膏、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等。由于潮湿的天气可能会引起皮肤不适,可以准备一些防蚊虫叮咬的 *** 膏或喷雾。
8、 *** 品:准备一些常用 *** 物,如感冒 *** 、止痛 *** 、创可贴、消炎 *** 等,以防不时之需。
9、电子设备:带上 *** 、相机、充电器、移动电源等电子设备,以便记录旅行中的美好时光。苏州部分地方提供免费Wi-Fi,但为了确保 *** 畅通,可以携带一个便携的移动Wi-Fi设备。
10、其他:根据个人需求,可以携带一些零食、水瓶、旅行指南、地图等。如果你计划购物,记得带上环保购物袋。
11、总之,根据苏州的气候特点和你的旅行计划,合理准备行李物品,既能保证旅途舒适,又能应对各种天气变化。祝你在苏州有一个愉快的旅行体验!
四、苏州四月份穿什么衣服合适
1、苏州四月份白天平均28℃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10℃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2、苏州四月平均温度是10℃~28℃。4月份去苏州可以穿薄卫衣,温度正合适,牛仔外套也不错,走累了还可以脱掉,背带裤也很适合出行,非常俏皮。
3、苏州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且在长江下游,气候较湿润,一般而言,在阴历的二月底三月初可以穿春装。
4、苏州的梅雨季节一般是从每年的6月中旬开始,到7月底左右结束。在这个时间段内,苏州地区的天气多阴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容易出现雷雨天气。梅雨季节气温较高,但湿度大,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寒冷,因此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
5、在苏州梅雨季节,常常会出现强降雨,尤其是雷雨天气,因此需要注意及时躲避雨水,避免被淋湿。还有梅雨季节容易引发水患,特别是城市的排水 *** 容易不堪重负,需要注意避开积水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五、苏州气候是什么意思啊
1、苏州气候是指苏州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天气现象。南方地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主,苏州也不例外,夏季多雨,冬季湿润,全年平均气温约在16℃左右。此外,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建筑宜水,江南园林之美也是苏州气候的一部分。
2、苏州气候的湿度较大,常年在70%以上,高湿度会带来闷热的感觉。夏季气温高,常年达到30℃左右,需要注意防晒和防暑降温。冬季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需要适当增加保暖措施。因此旅游或是居住在苏州时,需根据季节变化选择衣着,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3、总体而言,苏州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适合旅游和居住。虽然需要注意潮湿和闷热等问题,但苏州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湿润的气候环境形成了苏式园林独特的格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
六、苏州为什么感觉闷
1、因为处于长三角地区,天气湿热,所以觉得闷。
2、空的云系结构松散,给我们带来了时阴时雨的天气,湿度很大,体感舒适度降低。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不适的感觉主要是两个因素,之一个是咱们刚才提到的湿度,对 *** 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 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20℃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比较舒适。但是我们发现,苏州的相对湿度达到95%!如此潮湿,所以我们的体感自然黏糊糊的。
好了,关于苏州天气湿度和苏州天气预报一周 7天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