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胶州市天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城阳天气预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胶州天气怎么样
山东胶州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今天白天天气晴,晚间晴,更高温度16°,更低温度5°。山东胶州市明天白天天气晴转阴,晚间多云转阴,更高温度17°,更低温度9°。结合气压湿度等因素,今日体感更高温度为16°,更低为3°。明天体感更高温度为17°,更低为4°。山东胶州市今日日出时间上午6:17,日落时间下午5:10。山东胶州市明天日出时间上午6:18,日落时间下午5:09
二、青岛七月气温(31天)
青岛新闻网2月1日讯近日,记者从青岛市 *** 了解到,2009年青岛市气象条件属于偏好年景,除秋旱较重外,没有重大的气象灾害发生,全市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水量为604.1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4小时。青岛市 *** 还公布了《2009年青岛市气候公报》,具体内容如下:
2009年,我市初春出现霜冻,初夏冰雹较多,盛夏7月份连续出现3次暴雨天气过程,盛夏较为凉爽,秋季出现干旱和低温,冬季寒潮降雪偏早。总体来看,2009年全市无大范围气象灾害发生,且强度较小,本年度气象条件属于偏好年景。
气温 2009年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3℃,较常年偏高0.9℃,较上年偏高0.4℃,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12个偏高年份。极端更高气温为38.2℃(6月25日出现在莱西),极端更低气温为-13.9℃(1月24日出现在平度)。
降水 2009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04.1毫米,较常年偏少56.5毫米,较上年偏少287.8毫米。
日照 2009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4小时,较常年偏少98.1小时,比上年偏多150小时,莱西日照时数最多为2638小时,青岛市区最少为2300小时。
阶段 *** 干旱 2009年我市出现了春、夏局地干旱和秋季全市 *** 干旱,其中秋旱最为严重。9~10月我市降雨量为40.6毫米,仅为常年的39%,多数区市连续50多天无有效降水,土壤墒情较差,干旱面积达124万亩,严重影响了夏玉米的后期生长,小麦播种较常年推迟15天左右。干旱还引起崂山区个别山村吃水困难。
强对流天气 6月份我市遭受三次冰雹、雷暴袭击(分别出现在6月5日、29日和30日),造成部分乡镇小麦倒伏,树木、西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经济损失6190.2万元,其中即墨3906万元、莱西1181万元、平度484.2万元。
大风全年全市平均9.4天,市区出现大风天气31天,比常年偏少。近海岛屿平均大风天数为59天,给海上作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4月25日市区出现了23.8米/秒的九级大风。6月30日15~16时胶州市张应镇出现了19.6米/秒的八级大风,造成44间民房和26间校舍损坏,部分树木倒伏折断,全镇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
暴雨 7月9~14日,我市连续出现三次暴雨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54.6毫米,其中市区、崂山区和即墨市超过200毫米,致使全市大部分小水库、塘坝溢洪,23座大中型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
雷击我市共发生较大的雷击灾害事故10起,其中,4月5日14:30,平度市大泽山镇仉家寨村8名农民耕田时被雷击中,一名男子当场死亡,另外7人短时休克。
寒潮 2009年我市寒潮出现偏早且频繁。10月31日出现首次寒潮,11月2日出现首场降雪,均比常年提早近一个月,此次寒潮过程全市平均过程降温幅度达8℃,其中平度市达9.3℃。由于两个月内影响我市的寒潮及强降温出现了18次,导致11~12月气温连续偏低,分别比常年偏低1.8℃和0.2℃,实为罕见。
霜冻 4月15~21日发生两次霜冻,其中4月16日凌晨平度、即墨和胶州部分乡镇更低气温为-1.2℃,崂山北九水仅为-1.4℃。霜冻致使果树遭受冻害,造成普遍减产,其中杏减产50%以上,最严重的达80%,大田樱桃减产50%左右。
大雾 2009年市区出现大雾41天,比常年偏少10.5天,但秋冬季大雾较多。10月29~30日,青岛遭遇入秋以来更大浓雾侵袭,能见度更低为30米,给青岛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对 *** 9~2009年青岛市区的气温、降水观测记录的统计分析,青岛气温、降水的变化呈现如下特征:
*** 9~2009年青岛市区累年平均气温12.4℃(简称百年平均值)。其中两个偏暖时期出现在:1935~1946年年平均气温12.6℃,高于累年平均值0.2℃;1988~2009年,年平均气温13.1℃,超过百年平均值0.7℃。1999年和2007年年平均气温高达13.8℃,是 *** 9年以来年平均气温更高的两年。青岛市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整个气温序列的线 *** 增温率为1.04℃/100年( *** 9~2009年),远高于全国平均的0.58℃/100年(1880~2002年),低于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增温速度。
图 1 *** 9~2009年期间青岛站年平均气温变化(图中绿线为气温变化曲线,红线为10年滑动平均线)
市区历史极端更高气温为38.9℃(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历史极端更低气温为-16.9℃(出现在1931年1月10日)。随着全球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近些年来升温的速度加快,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频繁发生。
*** 9~2009年青岛市区累年平均降水量为685.5mm(简称百年平均值)。其中1946~1976年,年平均降水量795.4毫米,高于百年平均值109.9毫米,有6个年份的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百年 *** 出现9次),是青岛市区百年中最长的降水偏多时期。1977~19 *** 年,年平均降水量576.6毫米,低于百年平均值108.9毫米,为降水偏少时期,其中1981年降水量仅308.3毫米,是青岛市百年中降水量最少的年份。
图 2 *** 9~2009年期间青岛站年降水量变化(图中蓝线为降水量变化曲线,红线为按拟合趋势线)
①数据来源:搜集整理了 *** 9年至1905年上海支路气象观测站、1905年至1970年观象山气象观测站和1971年至2009年伏龙山观测站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记录。
②线 *** 增温率:对数据序列做线 *** 回归,其变化趋势的斜率。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南邻黄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受海洋的影响,自西北到东南沿海地区,海洋 *** 气候特点愈加显著。气候温和湿润,雨量较为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末夏初多海雾,气候宜人。“春迟、夏凉、秋爽、冬长”是青岛沿海地区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通常由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距平值)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资料年代采用最近的30年,目前青岛统一采用1971~2000年观测资料为准。
青岛市区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662.1mm,年平均风速5.2米/秒,年平均大风57.6天,年平均雾日数51.5天。
青岛全市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660.7毫米,年平均风速3.4米/秒,年平均大风天数16.9天,年平均雾日数35.4天。(青岛新闻网记者董金鹏)
三、胶州赶海的地方在哪里
胶州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沿海的一个县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胶州湾的赶海活动是该地区更具特色的消费项目之一。
赶海活动的时间通常在农历初八腊月十六至十九之间,每天潮汐不同,海水的退潮和涨潮也会不同。所以前往赶海时,更好提前查看天气和潮汐情况,以避免因为潮汐问题而影响赶海的体验。
赶海的主要地点是胶州湾,胶州湾是一个较为浅的海湾,有 *** 的泥滩,潮汐涨落明显,是一个理想的赶海地点。不过胶州湾地区风大、浪高,天气变化快,赶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那些没有赶海经验的人。
赶海时更好穿上长袖长裤,因为海水可能会带来水母、螃蟹或其它伤害。普通的胶鞋是必需品,可以有效地保护脚部。此外,还需要带上一些容器,方便捕捉海鲜,当然打捞工具也需要准备充分,如铲子、篮子等等。在赶海时,只要注意安全并注意环保,就可以尽情地享受海滩上的乐趣。
赶海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也可以增加沟通与合作的快乐感。此外,通过赶海还可以了解到海洋生物的习 *** 和生活状态,这也是增强环保意识的一个很好的教育形式。
赶海时需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不要随意 *** 珊瑚、捉到保护动物等。村民们在海边拾掇海蜇、贝壳、海螺等,作为补贴家用,但不应过度采捕,否则长远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在赶海中要遵守当地的赶海规定,文明赶海,不要喧哗,不要踩踏水生动物。参与赶海的人还应该注意人身安全,不能在海潮伸缩的地方独自赶海,Clough亲自处理是麻烦事故很高。此外,切勿粗暴对待捕到的海鲜,避免浪费。
胶州赶海可以说是山东的一个 *** *** 文化,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独特而有趣的赶海文化。当然,在赶海中还是需要注意人身安全和环保问题。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胶州的赶海设施和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