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古诗拼音版 霜月拼音加注释 - 拼音 -

霜月古诗拼音版 霜月拼音加注释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霜月古诗拼音版这个问题,霜月拼音加注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霜月古诗原文带拼音
  2. 关于中秋的古诗:霜月
  3. 霜月古诗注释及翻译

一、霜月古诗原文带拼音

1、初(chū)闻(wén)征(zhēng)雁(yàn)已(yǐ)无(wú)蝉(chán),百(bǎi)尺(chǐ)楼(lóu)台(tái)水(shuǐ)接(jiē)天(tiān)。

2、青(qīng)女(nǚ)素(sù)娥(é)俱(jù)耐(nài)冷(lěng),月(yuè)中(zhōng)霜(shuāng)里(lǐ)斗(dǒu)婵(chán)娟(juān)。

3、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霜月古诗拼音版 霜月拼音加注释-第1张图片-

4、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

5、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6、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

二、关于中秋的古诗: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2、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3、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 *** 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 *** 。李周翰注:常娥窃 *** 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 *** 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 *** 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 *** 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 *** ,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 *** 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3,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4,狡兔顽蟾死复生,度云经汉澹还明。

夜长虽耐对君坐,年少不禁随尔行。

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 *** 神惊。

人间半被虚抛掷,唯向孤吟客有情。

5,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海上风云摇皓影,

空中露气湿流光。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6,嫦娥窃 *** 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8,碧落谁分造化权,结霜凝雪作婵娟。

寒蝉若不开三穴,狡兔何从上九天。

莫见团圆明处远,须看湾曲鉴时偏。

郄诜树老尧蓂换,惆怅今年似去年。

9,月,月。暂盈,还缺。上虚空,生溟渤。散彩无际,

移轮不歇。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正看云雾秋卷,

莫待关山晓没。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10,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11,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12,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 *** 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13,过水穿楼触处明, *** 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14,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15,苔色轻尘锁洞房,乱鸦群鸽集残阳。青山空出禁城日,

黄叶自飞宫树霜。御路几年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长。

此时 *** 意难尽,正值西风砧杵凉。

16,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17,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18,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19,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千家看露湿, *** 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

20,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1,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3,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4,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

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 *** 流。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

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

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

都胜三五寻常夜,高河新泻下,雪波霜瀑。

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

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

乘风好去,长空 *** ,直下看山河。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三、霜月古诗注释及翻译

1、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一作:楼南/楼台)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翻译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3、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4、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5、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6、“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霜月,说明时间在深秋。《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水接天”的水,一般认为指的是霜月之光。秋空明净,月色澄清,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

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月中仙女。婵娟,美好的姿容。李商隐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写月中霜里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征的,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向往光明深切愿望;他 *** 格高标绝俗一面的自然流露。

霜月古诗拼音版和霜月拼音加注释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霜月 拼音 古诗 注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