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饮马长城窟行拼音版,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虞世南)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1、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2、xiāng hè gē cí。 yìn mǎ cháng chéng kū xíng
3、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chí mǎ dù hé gàn,liú shēn mǎ dù nán。qián féng jǐn chē shǐ,dū hù zài lóu lán。
4、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5、 qīng qí yóu xián lēi,yí bīng shàng jiěān。wēn chí xià jué jiàn,zhàn dào jiē wēi luán。
6、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7、 tà dì xūn wèi shǎng,wáng chéng lǜ jù kuān。yǒu yuè guān yóuàn,jīng chūn lǒng shàng hán。
8、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9、 yún hūn wú fù yǐng,bīng hé bù wén tuān。huái jūn bù kě yù,liáo chí bào yī cān。
10、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二、饮马长城窟行注音及翻译
1、sài wài bēi fēng qiè, jiāo hé bīng yǐ jié。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2、hàn hǎi bǎichóngbō, yīn shān qiān lǐ xuě。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3、jiǒng shù wēi fēng huǒ, céng luán yǐn gāo jié。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4、yōu yōu juǎn pèi jīng, yìn mǎ chū cháng chéng。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5、hán shā lián qí jì, shuò chuī duàn biān shēng。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6、hú chén qīng yù sài, qiāng dí yùn jīn zhēng。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7、jué mò gān gē jí, chē tú zhèn yuán xí。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8、dū wèi fǎn lóng duī, jiāng jūn xuán mǎ yì。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9、yáng huī fēn wù jìng, jì shí gōng míng lì。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10、huāng yì yī róng yī, líng tái kǎi gē rù。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1、翻译: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之下千 *** 全都落满了白雪。
12、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13、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14、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 *** 而来正在捷报。
15、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三、行的拼音(行的拼音组词)
1、“行”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多音字,在《说文解字》中,它是“行”部的部首汉字。今天我们就只讲这一个汉字,先放在开头说说“道行”的读音,道行一词中的“行”应读作héng,是最易读错的汉字用法之一,今天的字字形虽简单,但内容却非常,请注意掌握。
2、行。读音有五个,依照读音不同,其意义也不同,《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许慎认为“行”字是会意字,即从彳,从亍,左脚迈一步,右脚迈一步,本义是行走。看字形发展:
3、“行”字从商代直到汉代,不管是甲骨文、金文还是简帛书、隶书,其字形变化不大。那么,这个字形意义是什么呢?真的像许慎说的那样是“从彳、从亍”,表示行走吗?
4、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中说:“行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商承祚在《殷墟文字类编》中说:“古从行之字,或省其右作彳,或省其左作亍。许君误认为二字者,盖由字形传写失其初状使然矣。”很显然,近现代专家们认为,“行”是象形字,像道路的样子,本义就是道路,具体就像十字路口的样子。如图:
5、我们认为专家们从甲骨文得出的考释结果相对可信,只是“行”字原来的字形横平竖直,四个角均为直角,后来横竖均弯曲倾斜,上边两角变大,下边两角变小。其实就是今天的“行”。但这并没有到底,因为在古文献中有大量表示“行走”的用法,显然,它是个一字多义的字。
6、其一:许慎认为本义是“行走”;其二:专家们认为本义是“道路”。
7、但一定要注意,这两个本义,读音并不相同,且作名词用的“道路”意义在前,更可以说是“本义”
8、本义读音之外,“行”字还有三个专用读音,也就是说,加起来一共五个读音,并不是大家通常所说的两个读音,读音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显然:“行”在古文献中是兼类词,读音因词类的不同而不同。分别详说如下:
9、(一)háng。这是它的“道路”本义的读音。读这个音时,“行”是名词。《尔雅·释宫》:“行,道也。”比如《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毛传》:“微行,墙下径也。”微行,就是墙边的小路。姑娘手提着深竹筐,沿着墙边的小路在(采桑)。你看,在这里,只有读这个音,它才在韵上。
10、又比如《左传·襄公九年》:“魏绛斩行栗”。杜预注称:“行栗,表道树。”意思就是魏绛砍伐路边的栗树。
11、这个读音下,“行”字除了本义之外,又引申出来了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2、(1)行列。比如《诗·大雅·常武》:“王谓伊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陆德明释文说:“行,列也。”陈行,就是列队。王令伊氏传下话来,策命休父任司马:“士卒左右列好队,领受训戒。”
13、(2)辈;班辈。比如《礼记·祭统》:“夫祭之道,孙为王父 *** 。所使为 *** 者,于祭者,子行也。”郑玄注说:“子行,犹子列也。”祭祀中规定,由孙子辈的人充当祖父的“ *** ”,那个充当“ *** ”的人,对于祭祀者来讲是儿子辈,而作为父辈的祭者倒要面朝北去侍奉 *** ,这就是为了让人明白儿子应当如何侍奉 *** ,明白这就是父子之间的关系。《礼记》里记载了很多古代祭祀的仪式,充“ *** ”受祭比较有 *** *** 。
14、(3)古代军制,二十五人为行。比如《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杜预注称:“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郑庄公让一百名士兵拿出一头公猪,二十五人拿出一条狗和一只鸡,(来诅咒 *** 颖考叔的凶手)。
15、(4)行伍;行阵。《广韵·唐韵》:“行,伍也。”比如《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杜预注称:“行,阵次。”即:晋悼公的弟弟扬干在曲梁扰乱 *** 的行列。
16、(5)买卖交易的营业处。比如商行,拍卖行,粮行。比如《儒林外史》:“金有余择个吉日,同一伙客人起身,来到省城杂货行里住下。”
17、(6)行业。比如三十六行;同行;内行;外行;隔行如隔山。
18、(7)给示处所。用在人称的后面,犹言“这里”、“那里”。比如周邦彦《 *** 子》:“最苦梦魂,今霄不到伊行。”
19、(8)名词之外,也用作助词。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表示复数。相当于“们”、“等”。比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唐太守一时取笑之言,只道他不以为意,岂知姊妹行中心路最多,一句开心,陡然疑变。”注意,在这里的姊妹行和兄弟行,不是行走的行。
20、(9)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比如《吕氏春秋·行论》:“燕王闻之,泣数行而下。”
21、其实以上这些意义,都从道路的本义引申而来,从道路义引申出行列义,从行列义引申出排行、行业等意义。
22、(二)xí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就是许慎说的行走之义的读音。其实,这个意义也由道路引申而出。《释名·释姿容》:“两足进曰行。行,抗也,抗足而前也。”就是举足前行。比如《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独自行走冷清清,难道没人同路行?又比如白居易《长恨歌》:“峨眉山下少人行。”用的也是行走的意义,读音也是xíng。在这个意义里,“行”多用作动词或与行动相关的名词。
23、在这个本义之外,读xíng的用法还有很多,毕竟在现代汉语,这个读音更常用,也举常用的说说:
24、(1)规律;道理。《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疏称:“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也。”
25、(2)经过;经历。比如《国语·晋语四》:“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却縠(hú)可,行年五十矣。’”韦昭注:“行,历也。”晋文公向赵衰问元帅的人选,赵衰回答说:“却縠可以,他今年已经五十岁了。”行年多少,就是经历了多少年,即多少岁。
26、(3)离开。《广韵·庚韵》:“行,去也。”《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带领族人离开。又比如李白的《赠王伦》:“李白乘舟将欲行。”行,也是离开的意思。另外,还可以指还,返回。比如《吕氏春秋·行论》:“使者行至齐。”高诱注说:“行,还也。”使者返回了齐。
27、(4)出动;出行。比如《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这还是宫之奇的话,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是这一次,晋国不必再次出兵了(即晋国不必再次出兵了)。一般腊祭在十二月举行,实际上,这次没有过完十二月,虞国就为晋所灭。
28、(5)出嫁。比如《诗·鄘风·蝃蝀(dì dōng)》:“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女子要出嫁,远离父母和弟兄。
29、(6)行装。《汉书·曹参传》:“萧何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颜师古注称:“治行,谓修治行装也。”我们知道,其实,很快,使者就来了,后来代替萧何为相的,就是曹参。
30、(7)行程。最有名的例句是《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行程,也是从脚下开始。
31、(8)运行;流动。比如《论语·阳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刘宝楠《论语正义》:“行者,谓春夏秋冬四时相运行也。”即四季运行,万物生长。
32、(9)流通;流行。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不能流行到远方。
33、(10)做,从事。比如:行医;行善;身体力行。《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做不合情理的事,必然自己 *** (灭亡)。
34、(11)用,施行。比如《论语·卫灵公》:“行夏之时。”皇侃《论语义疏》:“谓用夏家时节以行事也。”就是施行夏代的节令。
35、(12)赏赐;授与。比如: *** 行赏
36、(13)斟酒。比如《仪礼·大射》:“公又行一爵,若宾若长,唯公所酬。”现在我们在酒宴上还说行酒,就是这个用法。
37、(14)行为;德行。《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这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德行的出处。
38、(15)古代通使之官。又叫“行人”。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伯有使公孙黑如楚,辞曰:‘楚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伯有曰:‘世行也。’“杜预注:”言女世为行人。”这段话很有意思:郑国的伯有派公孙黑去楚国,公孙黑不肯去,说:“楚国和郑国关系不好,互相憎恨,而派我去,这等于是要杀我啊。”伯有说:“你家世代都是做外交的啊。”世代都是外交官,哈哈。
39、(16)古诗的一种体裁。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乐府》:“按乐府命题,名称不一:盖自琴曲之外,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如古辞《 *** 行》、《饮马长城窟行》。”现在我们说歌行体,其实,歌与行是有差别的,只是这种差别细微,在形式上也没有严格的区别,所以有了“歌行”一体,音节、格律比较 ***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有杰出的歌行体诗歌作品。
40、(17)向下签发的公文或命令。如行文;行令。
41、(18)汉字的一种字体,即“行书”。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行书》载:“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比如,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就是行书的典范:
42、(19)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比如《诗·小雅·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就是日月显示灾难的征兆,不再遵循平常的轨道运行。
43、(20)可以。比如行不行。茅盾《子夜》七:“吓一下就行么?说得太容易呀!”
44、(21)用作副词。用法有两种:其一,表示将要发生,相当于“且”、“将”。比如《诗·魏风·十亩之间》:“行与子还兮。”就是:且(或将)与你一道回家转。其二,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承接,相当于“即”、“就”。比如张籍有诗《少年行》:“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即用此意义。
45、此外,这个读音之下,“行”还可以作围棋术语、 *** 术语,不再细说。
46、(三)xìng。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三个用法:
47、(1)事。《礼记·坊记》:“民犹贵禄而贱行。”郑玄注称:“行,犹事也。言务得其禄,不务其事。”那么,就基本上接近“见利忘义”。
48、(2)行迹。《广雅·释诂三》:“行,迹也。”《玉篇·行部》:“行,行迹也。”比如:《礼记·乐记》:“闻其谥知其行也。”郑玄注:“谥者,行之迹也。”
49、(3)还可以用作姓氏。《广韵》有载。用作姓氏时,不能读错了音。
50、(四)hàng。读音出自《集韵》。用于专用词“行行”:刚强貌。《集韵·宕韵》:“行,行行,刚强貌。”比如《论语·先进》里:“子路,行行如也,”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行行,刚强之貌。”指子路刚强英武。看现在的画像,子路也是最英武刚强的那个。
51、(五)héng。这个读音用法最为特别,也是现代汉语里经常用到的一个词“道行”。也就是说,这个音是专为“道行”而设。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泺阳续录四》:“然里之男妇,无不曰三师父道行清高。”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仍然标注为此音,但我们相信,随着大众不约而同的错读,这个读音早晚会被国家语委废除,毕竟这样的例子很多,语言还是要民众来用的,约定俗成很正常,但现在我们知道了读音,就尽量不要读错吧。
52、(之307,部分 *** 引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饮马长城窟行拼音
1、饮yìn马mǎ长cháng城chéng窟kū行xíng
2、青qīng青qīng河hé畔pàn草cǎo,绵mián绵mián思sī远yuǎn道dào。
3、远yuǎn道dào不bù可kě思sī,宿sù昔xī梦mèng见jiàn之zhī。
4、梦mèng见jiàn在zài我wǒ傍bàng,忽hū觉jué在zài他tā乡xiāng。
5、他tā乡xiāng各gè异yì县xiàn,辗zhǎn转zhuǎn不bù相xiāng见jiàn。
6、枯kū桑sāng知zhī天tiān风fēng,海hǎi水shuǐ知zhī天tiān寒hán。
7、入rù门mén各gè自zì媚mèi,谁shuí肯kěn相xiāng为wèi言yán。
8、客kè从cóng远yuǎn方fāng来lái,遗yí我wǒ双shuāng鲤lǐ鱼yú。
9、呼hū儿ér烹pēng鲤lǐ鱼yú,中zhōng有yǒu尺chǐ素sù书shū。
10、长cháng跪guì读dú素sù书shū,书shū中zhōng竟jìng何hé如rú。
11、上shàng言yán加jiā餐cān食shí,下xià言yán长zhǎng相xiàng忆yì。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