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鲐背之年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100岁期颐怎么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耄耋怎么读音什么意思
1、耄耋的读音是mào dié。耄的声母是m,韵母是ao,声调是四声;耋的声母是d,韵母是i和e,声调是二声。
2、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八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 *** 称“寿”,而女 *** 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3、语出《汉·曹 *** ·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4、《汉书·曹 *** .对酒歌》:“当人们白发苍苍的时候,都能寿终正寝。这一份恩泽还会普及到草木昆虫。”
5、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6、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二、耄耋怎么读音
1、耄耋(mào dié): *** 十岁。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2、同本义。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octogenarian]
3、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4、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5、老夫耄矣, *** 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6、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
7、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8、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9、(形声。从老、至声。本义:年老。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同本义 [age over s *** nty or eighty]
10、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东汉·许慎《说文》
11、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12、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13、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寿);耋寿(指高寿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14、语出《汉·曹 *** ·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15、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16、另外,还有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17、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18、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19、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20、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1、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22、碧玉年华、 *** 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23、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24、知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26、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27、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8、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29、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30、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 *** 称X寿,而女 *** 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31、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她。
三、鲐背之年是什么意思 鲐背之年怎么理解
1、鲐背之年,读音:tái bèi zhī nián,释义: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2、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3、该用法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另见于《愈膏肓疾赋》《东门行寄陈氏》等文。此外,辞书《尔雅·释诂》《扬子·方言》《说文解字》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尤其《释名·释长幼》一篇,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四、_梅之年怎么读
1、梅之年读作 [ méi zhī nián],其中摽梅之年读作 [biào méi zhī nián]
2、女子摽梅之年是二十岁。摽梅之年出自《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比喻女孩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求我庶士”,不妨读为“我求庶士”,而“庶士”,意谓众多的小伙子,可见这位姑娘尚无意中人,她是在向整个男 *** 世界寻觅、催促,呼唤爱情,青春无价,而流光易逝。
3、摽梅之年:比喻女子适婚年龄,而多误写为“标梅之年”。摽梅是指梅子成熟后落下来,后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摽梅中的“摽”读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适合出嫁之年。
4、以下是古代年龄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
5、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志学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6、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五、鲐背之年怎么读 鲐背之年如何读
1、鲐背之年,读音:tái bèi zhī nián。
2、释义: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3、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4、该用法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另见于《愈膏肓疾赋》《东门行寄陈氏》等文。此外,辞书《尔雅·释诂》《扬子·方言》《说文解字》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尤其《释名·释长幼》一篇,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OK,关于鲐背之年怎么读和100岁期颐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