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怎么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全诗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17

大家好,关于水光潋滟晴方好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水光潋滟晴方好全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水光潋滟晴方好全诗
  2. 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潋滟的读音
  3. 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并译文。
  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思是什么
  5. 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方怎么读
  6. 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意思
  7. 潋滟怎么读

一、水光潋滟晴方好全诗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怎么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全诗-第1张图片-

3、意思是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4、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诗人畅游西湖,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诗的后两句进一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当然无 *** 议。现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

二、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潋滟的读音

1、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潋滟的读音是liàn yàn。

2、潋的声调为第三声,liàn读作liàn。滟的声调为第四声,yàn读作yàn。因此,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潋滟读作liàn yàn。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解释: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5、赏析: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 *** 格、开阔的胸怀。

6、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为: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译文: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9、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赏析

10、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11、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苏轼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当然无 *** 议。

三、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并译文。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思是什么

1、意思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2、出处:苏轼〔宋代〕《饮湖上初晴后雨》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6、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7、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8、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五、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方怎么读

1、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方的释义:刚好。水光潋滟晴方好的释义: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2、一、出自: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6、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7、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8、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9、“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之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10、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11、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六、水光潋滟晴方好是什么意思

1、解释: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2、“水光潋滟晴方好”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6、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7、《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8、之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七、潋滟怎么读

水波荡漾的样子;水满的样子;光耀的样子;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2、涟漪:细小的波纹:微风拂过,湖面漾起波纹。

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木华《海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苏轼《中秋月寄子由三首·殷勤去年月》。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蒙已敛昏。——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宝云楼阁闹千门》。

1、波光潋滟水色环绕的景观平台以及喷泉和灯塔,为路旁的咖啡座增添了浪漫的情调,她轻轻的弯下腰,抱起了一块石头,在和煦的阳光下,在潋滟的波光中是何等唯美。

2、风景如画的北京西部地区,清新的空气、迤俪的西山和潋滟的水波,已成为人们心中最适宜居住的地区之一,放眼望去,水光潋滟,风帆点点,清丽的山,幽静的水,在湖光山色之中,显得那样楚楚动人。

3、我们骑到河边的小滩,捡起河边的沙片,扔向小河,浮起了几许潋滟,夕阳熏红了我们的笑脸,沾染了纯真,铸构了友谊,人们多想到江南水,柔波潋滟、曲水浅浅。

4、邀三五好友,踽踽小河青堤,掬一捧 *** 掩面,濯一足碧水潋滟,湿一身冰清剔透,这心的尘埃被洗了又洗,还有什么能够障目,这里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朦胧浪漫。

5、金液池位于白云山麓湖风景区,是一座风光如画的湖泊,湖光潋滟,波平似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水光 潋滟 全诗 方好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