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泌水怎么读,以及泌的四种读法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郄怎么读
读音:qiè(声母q,韵母ie,四声)。
姓,郄姓(注:江苏省东海县"郄"作为姓氏也读kè)。
姓,郄姓(注:山东省青州市、昌乐县、 *** 、山西"郄"作为姓氏读qí)。
出自姬姓,以封地邑名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今山西省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
是春秋时期郄宛的后代。郄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来被晋厉公 *** ,有子孙逃到楚国,楚昭王时郄宛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郄姓。
二、衡门泌水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1、基本信息成语简拼: HMMS成语注音:ㄏㄥˊㄇㄣˊㄇ一ˋㄅ一ˋㄕㄨㄟˇ成语繁体:衡门泌水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解释谓隐居之地。清王韬《原才》:“乱世而人才亦盛:或躬耕於陇亩之中,或诵读於草野之内。上虽弗之用,而衡门泌水,固有以自乐其天也。”参见“衡泌”。
2、《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朱熹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按,《鲁诗》以“泌”为丘名。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后以“衡门泌水”谓隐居之地。清王韬《原才》:“乱世而人才亦盛:或躬耕于陇亩之中,或诵读于草野之内。上虽弗之用,而衡门泌水,固有以自乐其天也。”
三、“混凝土泌水”中的“泌”的读音是“mi”还是“bi”
1、关于“混凝土泌水”中的“泌”字读音,专家 *** 是读作"[mì]"。这个词源自生物体内的物质从细孔中渗出的含义,常用于描述混凝土中的水分透过孔隙现象。有两个读音选项,但在这里,[mì]的解释更符合上下文,例如在提到皮脂分泌、维生素B的控制,以及唾液分泌等生物体内的过程时,"泌"通常指的都是这种渗出或分泌的意思。
2、例如,为了改善肤色,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6有助于调节皮脂分泌,而水果、蔬菜和鱼类则是天然的维生素来源。甲状腺这个内分泌腺体,其功能就是分泌激素来调节生长和新陈代谢。在日常饮食中,细嚼慢咽有助于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消化过程,而快速进食则可能对胃粘膜造成损害。
3、总的来说,"泌"字在“混凝土泌水”的语境中,其读音为"[mì]",与生物体液的渗出和分泌相关。而在提到生理过程或营养补充时,这个读音显得更为恰当。
四、汉字“泌”怎么解释泌字笔画顺序
1、泌mì从生物体内产生出某种物质,流质由细孔渗透出来:分泌。泌尿。泌乳
2、笔画数:8;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5434笔画顺序:捺捺横捺折捺撇捺
3、泌bì【形】同本义〖gushingfro *** spring〗泌,侠流也。——《说文》泌之洋洋,可以乐饥。——《诗·陈风·衡门》。孔颖达疏:“泌者,泉水涓流不已,乃至广大。”又指涌出的泉水泌bì【名】水名〖BiRiver〗在河南省西南部,唐河上游的别称在山东省中部,源出肥城县,流入汶水。现称卫鱼河另见mì泌阳Bìyáng〖Biyangcounty〗河南省县名。在该省南部泌阳河流域。汉置泌县,明改为泌阳县泌mì【动】分泌〖secrete〗,液体由细孔排出,或由腺体产生和排出〖一种分泌物〗。如:泌渗另见bì泌尿 *** mìniàoqìguān〖 *** inaryorgans〗分泌尿和 *** 尿的 *** ,是 *** 、输尿管、 *** 、尿道等的统称泌尿 *** mìniàoxìtǒng〖 *** inarysystem〗脊椎动物产生和 *** 尿液的 *** ;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泌尿 *** 包括 *** 、输尿管、 *** 和尿道泌乳mìrǔ〖lactation〗由 *** 分泌出来乳汁
4、[①][bì][《__》毗必切,入_,_
5、在河南省西南部,唐河上游的别称
6、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六·南阳府》
7、在山东省中部,源出肥城县,流入汶水,现称卫鱼河
8、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
9、[②][bì][《__》鄙密切,入_,_
10、[③][mì]分泌,由细小的孔或缝排出、渗出
11、【巳集上】【水字部】泌;康熙笔画:9;页码:页615第18【唐_】【集_】【__】【正_】?兵媚切,音_
12、【疏】泌者,泉水涓流不已,乃至_大也
13、【水_注】汶水_平章_南,有泌水注之
14、【___】_河南南_府,_舞_,唐泌_
15、又【__】毗必切【集_】【__】薄必切【正_】薄密切,?音_
16、又【__】鄙密切【集_】壁吉切,?音_
17、考_:〔【水_注】水自肥__北之自源,西南注於汾
18、_照原文改水出肥城__北白源,西南注於汶
19、【卷十一】【水部】编号:7111泌,[兵媚切],_流也
五、郄的读音是什么,怎么读
姓,郄姓(注:江苏省东海县"郄"作为姓氏也读kè)。
姓,郄姓(注:山东省青州市、昌乐县、 *** 、山西"郄"作为姓氏读qí)。
1、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氏。
2、源自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为王族,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苏忿生曾任司寇之职,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其子被封在郄,为郄伯,郄邑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市贺村,其后裔遂以封地名郄为姓。
3、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锡克德氏,亦称希克特氏、锡赫特氏,满语为Sikde Hala,世居卦尔察(今 *** 乌苏里斯克)。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郄氏、郗氏、线氏、奚氏等。
满族锡克特哩氏,亦称西克忒里氏、石克特立氏、锡得胡立氏,是锡克德氏的早期分支,满语为Sikteri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郄氏、郗氏、西氏、胡氏、石氏、奚氏、邵氏等。
六、泌阳和沁阳的读音是怎么样的
1、沁阳和泌阳的读音为:泌(bì)阳(yáng)与沁(qìn)阳(yáng)。
2、河南有两个地方,一个叫泌阳,一个叫沁阳御扒,容易读错,也容易写错。泌阳县属河南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而得名,与桐柏县毗邻,被誉为“中国 *** 圣地”,传说这一带是 *** *** 辟地之地。泌阳驴是中国优良的中型驴种,名满天下。
3、沁阳市隶属河南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河内县,因故城位于沁水之阳而得此名,为明清为怀庆府所在地。沁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明代乐圣朱载堉的故乡。
4、沁阳,是东汉沁水公主刘致的封地所在,公主建的园囿被称为“沁园”。沁水公主让人写了曲子吟唱,称之为《 *** 》,《 *** 》最后演变成了词牌名。
5、在关键时刻,确实有人把“沁阳”和“泌阳”弄混淆了。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发动了 *** *** 的中原大战,他们决定在河南省沁阳会山如师。散会后,冯玉祥的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字,写成了“泌”字,军令一出,逗拆启后果可想而知。
6、其余易混淆地名:郏(jiá)县与陕(shǎn)县
7、陕、郏,也就是右边的耳朵旁,转到左边去的事儿了。郏县,隶属河南平顶山市,境内主要盛产有煤炭、白水岩还有陶土等矿场资源。郏县有三苏坟,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
七、郄怎么读 拼音
郄,汉语二级字,读作郄(qiè或xì),指姓氏。
读xì时,同“隙”。读qiè时,姓。康熙字典记载:《集韵》《正韵》乞逆切,音。与 *** 同。地名。又姓。《集韵》晋大夫郄献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 *** ,与卩部别。又与同。《史记·张释之传》虽锢南山,犹有郄。《前汉书》作。《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 *** 。
相关词语:三郄、郄縠、八郄、修郄、郄地、八郄、郄蝉草、郄汪露、郄诜高第、郄诜丹桂、批郄导窾、以郄视文、白驹过郄。
1、三郄:人名,指郄锜、郄犨、郄至,出自柳宗元《柯陵之会》。
2、修郄:xiūxì,指报复旧日怨恨。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秦中丞》:“说者疑考功郎蒋兰若时馨有意修郄,故沉与丁芍原此吕二人,俱以名流枉黜。”
3、郄诜高第:qièshēngāodì,意思是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出自《晋书·郄诜传》。
4、批郄导窾:pīxìdǎokuǎn,意思谓在骨节空隙处运刀,牛体自然迎刃而分解;比喻处理事情善于从关键处入手,因而顺利解决。亦作“批隙导窾”。出自《庄子·养生主》。
5、白驹过郄:báijūguòxì,意思是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郄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氏。
1.三郄:同“三 *** ”。春秋晋大夫却锜﹑却犨﹑却至的合称。
2.郄曲:亦作“郄曲”。曲折,屈曲。
3.郄桂:亦作“郄桂”。见“ *** 诜丹桂”。
4.过郄:过隙。《庄子·知北游》:“人生 *** ,若白驹之过 *** 。”
5.郄始:亦作“郄始”。开始,初始。郄,通“隙”。
关于本次泌水怎么读和泌的四种读法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