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一动不动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一动不动的不读几声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一动不动的成语解释
一动不动多用以形容毫不移动。这一成语在句子中一般是用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人的状态。例如:他一动不动的盯着电视看。扩展资料
一动不动怎么读
一动不动,读作:[ yí dòng bú dòng ]
1、安安静静 [ānān jìng jìng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2、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动弹不得 [ dòng tan bu de ]一点都动不了了,不能动。
1、活蹦乱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2、摇头晃脑 [ yáo tóu huàng nǎo ]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二、请问《不动明王经》是怎么读的
1、不动明王(梵名Acalanatha),五大明五之一或八大明王之一,又称不动金刚明王、无动尊,密号为常住金刚。
2、依《大日经疏》卷五所叙,不动尊虽久已成佛,但以三昧耶本誓愿故,示现奴仆三昧,为 *** 僮仆,执作众务,所以又名不动使者、无动使者,受行者的残食供养,昼夜拥护行者,令其成就 *** *** 。其通常被视为是大日中来的应化身,受 *** 的教命,示现忿怒相,常住火生三昧, *** 内外障难及诸秽垢,摧灭一切魔军冤敌。
3、在《胜军不动轨》中记载,本尊的誓愿为“见我身者,得 *** 心;闻我名者,断惑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由此可见不动明王的广大悲愿一斑。
4、双手内缚,两食指竖合,以两拇指压无名指之甲,亦称为针印。两食指为剑,两拇指、两无名指为索之义,或是把两无名指、中指为四魔,而以两拇指倾压为降伏四魔之义。
5、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6、不动明王的手印,在《不动立印轨》、《不动使者法》、《底哩三昧耶经》等另举出根本秘密乃至三钴金刚印等十四根本印。之一根本印为独钴印。
7、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8、双手内缚,两拇指置于掌内。为磐石座,表不动转之义;于《底哩经》则作内缚,不言将两拇指置于掌中。
9、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10、双手作金刚拳,右拳仰,左拳覆其上;此外,仪轨有言,以右或者是左手四指握拇指,而置于头上,此乃结发之形。
11、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12、双手内缚,两拇指置于掌中,两食指竖合,印于眼及眉间;表示三部智,或是两部及不二之智眼。《底哩经》、《底哩法》是言发髻印,翻转此印旁于额即为眼印。诸仪轨各有所异同。
13、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14、两小指内挟,两无名指压于小指之上,两中指并伸,两拇指加于各异名指之甲,亦把两食指加于各中指之甲,将此印置于口。两拇指是表下唇,两中指、食指即为上唇,二者之间是为口形。此乃大空三昧之口,伸出之两小指端则是二牙之形。
15、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16、双手虚心合掌,两食指、拇指各为弹指状。与大慧刀印之说同,心印是不动尊之乾栗驮心,表示心中之万德。又有说,中指为佛部不动,两食指是莲金花部、金刚部二部的二使者。
17、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18、双手虚心合掌,两中指竖立如幢状。两食指支拄中指之初节,两无名指成宝形,两小指、拇指各自散立。印于心、两肩、喉四处,至于顶上而散印。以此印加持于身四处,成为不动身,亦称为四处加持印。
19、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20、结法同前印,但把左食指竖立相离而摇动,右食指开立是为狮子奋迅之形。狮子乃表勇猛之 *** 心。
21、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22、右手拇指压于中指、无名指之甲上,食指竖起抵于左掌上,以右食指压在中指根,即表示以佛大悲之风,发众生之智。《底哩经》是以右拇指 *** 三指背,食指伸展指于左掌,右手五指伸展相离如火焰状。
23、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24、又名制火印、遮火印。握拳名拇指置于食指、中指之间,二拳背相合。拇指置于中指、食指之间,火则自灭,象征以大空之智,灭除众业烦恼之火。
25、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26、商?即法螺,将左右各拇指压于无名指、小指之上,两中指竖合,右食指附于中指上节,而左食指竖立与中指相离。法螺表说法之义。
27、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28、⊙十四根本印之十二??渴?印(剑印)
29、左手食指、中指各自伸展,而以拇指倾压小指、无名指之指甲为刀鞘,右手同样作刀状,继之将右手之刀置于左手鞘中。
30、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31、以右拇指加于无名指、中指及小指三指之甲上,右食指竖指置于左掌,以左掌之中指、无名指、上指握住,左手姆指相 *** 如环状,此乃表明王所持之索。
32、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33、⊙十四根本印之十四??三钴金刚印
34、右姆指加于食指之甲上,共余三指各自伸展如三钴,《使者法》中称为“无畏清净印”。
35、 na *** h(1) sa *** nta-vajranam(2) ham(3)
三、岿然不动怎么读
岿然不动的拼音是kuī rán bù dòng。
岿然不动,汉语成语,拼音是kuī rán bù dòng,意思是像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出自:《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分词解释:《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出自: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山小而众,岿。——《尔雅·释山》。
然(拼音:rá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其古字形像把狗肉放在火上烤的样子。然本义指是燃烧、点燃,这个意义后加火旁写作燃。然字的常用义是假借作副词,表示同意,意思是对、不错。
动(拼音:dò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秦汉篆书。动的本义是行动、为实现一定意图而活动。引申为凡动之称,如移动、振动、运动、发动、感动等。作副词用,指往往、常常。
1、了解历史文化: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文化背景,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等特点,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的言辞更加丰富、精炼、生动。
3、丰富文学素养:成语是古代文学的精华,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四、纹风不动什么意思纹风不动怎么读
1、纹风不动什么意思?纹风不动怎么读?
2、拼音:wén fēng bù dòng,简拼:wfbd
3、成语解释:形容一点儿也不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之一部四:“汤富海站在那里纹风不动,把头一昂,强硬地说:‘我正要找你要我的女儿哪!’”
4、成语出处: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5、成语例句: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6、注音:ㄨㄣˊㄈㄥㄅㄨˋㄉㄨㄙˋ
7、纹风不动的近义词:文风不动丝毫不动;纹丝儿不动狠命往地下一摔,…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红
8、成语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9、英语翻译:not to move a muscle
10、俄语翻译:нешелохнуться
五、一什么不什么词语有哪些
1、一物不知、一毫不差、一尘不受、一成不变、一窍不通
2、白话释义: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3、出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4、翻译:对于天下的事情,有一件不知道的,圣人都会觉得耻辱。
5、白话释义: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6、出处:·《 *** 记》第71回:“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
7、白话释义:原指佛 *** 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8、出处:《揽云台记》:“一尘不染,万念胥空。”
9、翻译: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所以的念头都空了
10、出处:《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11、翻译:一旦刑罚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变了。所以一个君子在裁定刑罚之前必定会竭尽心力来审理案件
12、出处:·《罗李郎大闹相国寺》:“啊;这老爹一窍也不通。”
六、动怎么读
1、(一)、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2、(三)、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3、(四)、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4、(五)、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5、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6、改动(gǎi dòng)动心(dòng xīn)动力(dòng lì)活动(huó dòng)动物(dòng wù)动人(dòng rén)动手(dòng shǒu)生动(shēng dòng)机动(jī dòng)劳动(láo dòng,láo dong)浮动(fú dòng)冲动(chōng dòng)牵动(qiān dòng)
7、运动(yùn dòng,yùn dong)摇动(yáo dòng)被动(bèi dòng)轰动(hōng dòng)流动(liú dòng)转动(zhuǎn dòng,zhuàn dòng)舞动(wǔ dòng)鼓动(gǔ dòng)震动(zhèn dòng)律动(lǜ dòng)动脉(dòng mài)跃动(yuè dòng)推动(tuī dòng)激动(jī dòng)动听(dòng tīng)翕动(xī dòng)嚅动(rú dòng)
关于一动不动怎么读和一动不动的不读几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