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锴怎么读拼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锴字是什么意思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锴怎么读拼音和锴字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ai的同音押韵字
1、掰,白,百,佰,柏,栢,摆,败,稗,拜
2、猜,才,菜,采,财,裁,材,踩,彩
3、柴,犲,钗,差,豺,祡,拆,扠,?
4、呆,待,带,戴,代,逮,傣,歹,玳,岱
5、该,垓,改,概,盖,赅,钙,溉,摡
6、嗨,孩,还,海,亥,害,氦,骇,骸
7、开,揩,楷,凯,恺,慨,铠,忾,锴
8、来,莱,涞,徕,睐,濑,癞,铼,赖
9、买,卖,埋,唛,麦,脉,霾,迈,荬
10、奶,氖,艿,乃,萘,奈,耐,柰,疓
11、拍,徘,排,牌,派,哌,湃,?,俳
12、胎,台,苔,跆,抬,邰,枱,笞,太
13、摘,斋,窄,翟,债,宅,寨,择,砦
二、锴字笔顺
锴繁体字:锴拼音:kǎi注音:ㄎㄞˇ简体部首:钅,部外笔画:9,总笔画:14繁体部首:金五笔86&98:QXXR仓颉:OPPPA郑码:PRRN笔顺编号:31115153532511四角号码:82762UniCode:CJK统一汉字U+9534基本字义●锴(锴)kǎiㄎㄞˇ◎好铁。方言集汇◎粤语:kaai2Englishhighqualityiron
三、若字繁体字怎么写
1.好像。2.代词。你;你们。3.及;比得上。4.连词。如果。5.词尾。相当于“然”。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万民是若。——《诗·鲁颂·阙宫》
天子是若。——《诗·大雅·烝民》
不逢不若。——《左传·宣公三年》
又如:若时(顺应天时);若淑(温顺而善良)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 *** 》
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如:视若分敌;若明若昧(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若出一辙(若出一轨。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比喻言论、行动、遭遇等完全一样);若如(如;像);若卵投石(同“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若涉渊水(若涉渊冰。比喻处境艰险)
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说文》
《晋语》秦穆公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礼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齐策》
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
步骑之所蹂若。——《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出若入若。——《荀子·王霸》。注:“如此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若许(如许;这些);若言(此言,这样的话);若曰(这样说);若大若小(大大小小);若此(如此,这样);若是(如此,这样);若斯(如此);若然(如此);若尔(如此,如果这样)
惟若宁候。——《考工记·梓人》
若则有常。——《仪礼·士昏礼记》
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若不恭命。——《墨子·明 *** 下》
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国语·晋语四》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若曹(你们这些人);若属(你们);若辈(你们)
今人处若国得罪。——《墨子·天志下》
如:若人(这个人);若士(这个人。同若人);若时(此时,现在);若辈(这些人,这等人)
5.用于疑问。相当于“怎么”、“哪里”
如:若个(哪个);若之何(怎么办;也指怎么,为什么);若何(怎样,怎么样;亦指怎么办;怎么,为什么);若为(怎样;怎样的;怎堪;怎能)
老太太若大年纪。——《红楼梦》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若反国,将为乱。——《史记·赵世家》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若不是(如果不是);若曰(如果说);假若(假使);若其(假如,如果);若苟(若或。假如,如果);若非(如果不是;要不是);若果(如果);若使(假使,假如,如果);若是(如果,如果是)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又如:若者(或者);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抑若扬兮。——《诗·齐风·猗嗟》
宠辱若惊。——《老子》。顾注:“而已”
若降天地之施,垂 *** 之明者,实在陛下。——《三国志·魏志》
稣,杷取禾若也。——《说文》。 *** 声《说文通训定声》:“秆皮散乱,杷而梳取之。”
华采衣兮若英。——《楚辞·云中君》
顺微风,挥若芳。——傅毅《舞赋》。注:“杜也。”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若芳(杜若的香气);若英(杜若的花);若惠(香草名。杜若和蕙草)
如: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
秦、汉时县名。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古水名。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用史巫纷若,吉。——《易·巽卦》
乘其四骆,六辔沃若。——《诗·小雅·裳裳者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四、赞字的简体是什么字
1、“赞”,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àn,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赞”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见也。从贝从兟。则旰切”。“赞”的基本含义为帮助,辅佐,如赞助、赞划;引申含义为主持礼仪,如赞礼、夸奖。
2、在日常使用中,“赞”常做动词,表示进财货以求谒见,如赞谒。
3、“赞”,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两个“先”,似有争先恐后的意思,“贝”是古代的货币,合起来就是在进见大人物时以贝送礼。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赞”。
4、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5、心计交赞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6、 *** keknown;acquaintonewith; *** rm;introduce
7、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8、【唐韵】【集韵】【韵会】则旰切,音讚。【说文】见也。从贝从兟。【注】徐铉曰:兟,音诜,进也。执贽而进,有司赞相之。
9、又【易·说卦】幽赞于神明。【注】赞,明也。【疏】赞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训爲明也。
10、又【书·大禹谟】益赞于禹曰。【传】赞,佐也。【仪礼·士冠礼】少退赞命。【家语】游夏不能赞一辞。
11、又【书·皋陶谟】赞赞襄哉。【传】亦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疏】进习上古行事,赞成其辞而言之也。
12、又进也。【前汉·东方朔传】朔自赞曰。【注】师古曰:赞,进也。
13、又叶则县切,音箭。【苏轼·谢吴山神文】祷于有神,隂假其便。不愆于素,或出幽赞。
14、见也。从贝从兟。则旰切〖注〗臣铉等曰:兟,音诜,进也。执贽而进,有司赞相之。
15、见也。此以曡韵爲训。疑当作所以见也。谓彼此相见必资赞者。士冠礼赞冠者,士昏礼赞者,注皆曰:赞,佐也。
16、周礼大宰注曰:赞,助也。是则凡行礼必有赞,非独相见也。从贝从兟。
17、铉曰:兟,音诜。进也。锴曰:进见以贝爲礼也。则旰切。十四部。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锴怎么读拼音和锴字是什么意思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