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锡之光的意思,锡光的解释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17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载锡之光的意思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锡光的解释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全诗的意思及出处
  2. 祠堂的对联
  3. “万福攸同”用古代读音是什么意思
  4. 载锡之光百禄是荷,则笃其庆万福攸同是什么意思

一、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全诗的意思及出处

1、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2、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3、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4、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5、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6、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7、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訽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8、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9、天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天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 *** 状况。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10、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横卧枯木。将它修齐将它剪平,灌木丛丛枝杈簇簇。将它挖去将它芟去,柽木棵棵椐木株株。将它排除将它剔除,山桑黄桑杂生四处。天帝迁来明德君主,彻底打败犬戎部族。皇天给他选择佳偶,受命于天国家稳固。

11、天帝省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苍松翠柏栽种山间。天帝为周兴邦开疆,太伯王季始将功建。就是这位祖先王季,顺从 *** 友爱体现。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增添。天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12、就是这位王季 *** ,天帝审度他的心胸,将他美名传布称颂。他的品德清明端正,是非类别分清眼中,师长国君一身兼容。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到了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已经接受天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13、天帝对着文王说道:“不要徘徊不要动摇,也不要去非分妄想,渡河要先登岸才好。”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侵阮伐共气焰甚嚣。文王对此勃然大怒,整顿 *** 奋勇进剿,痛击敌人猖狂侵扰。大大增加周国洪福,天下四方安乐陶陶。

14、密人凭着地势高险,出自阮国侵我边疆,登临我国高山之上。“不要陈兵在那丘陵,那是我国丘陵山冈;不要饮用那边泉水,那是我国山泉池塘。”文王审察那片山野,占据岐山南边地方,就在那儿渭水之旁。他是万国效法榜样,他是人民优秀国王。

15、天帝告知我周文王:“你的德行我很欣赏。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将刑具兵革依仗。你要做到不声不响,天帝意旨遵循莫忘。”天帝还对文王说道:“要与盟国咨询商量,联合同姓兄弟之邦。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 *** 攻破崇国城墙。”

16、临车冲车轰隆出动,崇国城墙坚固高耸。抓来俘虏成群结队,割取敌耳安详从容。祭祀天神求得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四方不敢侵我国中。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崇国城墙高耸。坚决打击坚决进攻,把那顽敌斩杀一空,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17、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著。

18、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19、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20、爰:就。究:研究。度(duó):图谋。

21、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

22、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23、作:借作“柞”,砍伐树木。屏(bǐng):除去。

24、菑(zī):指直立而死的树木。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25、灌:丛生的树木。栵(lì):斩而复生的枝杈。

26、柽(chēng):木名,俗名西河柳。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27、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28、帝:上帝。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29、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载:则。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于岐,打败了犬戎。

30、厥:其。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31、既:犹“而”。固:坚固、稳固。

32、省(xǐng):察看。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33、柞、棫:两种树名。斯:犹“乃”。拔:拔除。

34、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35、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36、笃:厚益,增益。庆:吉庆,福庆。载:则。

37、锡:同“赐”。光:荣光。丧:丧失。

38、貊(mò):《左传·昭公二 *** 》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39、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40、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41、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42、诞:发语词。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43、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44、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阻:往,至。共(gōng):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45、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46、按:遏止。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 *** 队。

47、笃:厚益、巩固。祜(hù):福。

48、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49、长:挟,依恃。夏:夏楚,刑具。革:兵甲,指战争。

50、仇:同伴。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51、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52、临、冲:两种 *** 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瞭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53、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墉:城墙。

54、汛:读为“奚”,俘虏。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55、攸:所。馘(guó):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56、是:乃,于是。类:通“禷”,出征时祭天。祃(mà):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二、祠堂的对联

有关祠堂的对联1

上联:树发千枝根共本

清明节全国家人到回龙夼祭祖,对我们衣氏文化很感兴趣。要求我把祠堂的里的有关内容解说一下。以便让更多人了解衣氏文化。由于我的水平有限,理解的不很透切,仅把个人的理解说一下,供家人参考,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家人斧正。

“联科彰史册,铭壁培家风”联科—是若干人(老衣家)一起科中(考中),彰史册——表彰、显扬在、记录在历史的记录簿里。

铭壁培家风——把好的家风铭(刻)在墙壁或者是照壁上,教育后人永远发扬光大。

二、门对上面的横批:“礿(yue)祠蒸尝”——有四中解析--1.泛指族人聚餐。2.是指国泰民安。3.是建好后除了祭祀外,还要用文字祭祀。4.是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释曰: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就是指一年四季都要祭祀意思。

三、柱子上的瓦联:“仕宦元明清三朝精忠耀国史,奠安登莱海千秋德业振家声。”

仕宦——指做官。是我们老衣家元朝、明朝、清朝都有做官的并且精忠报国、官职显赫光荣的记载史册上。

下联:奠安——奠定、建立。就是在登州府、莱州府、海州府建立了德高望重的声誉,到处传颂。

上联: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 *** 祥瑞上腾万丈焰

下联: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上联: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下联: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上联:百族重四民士农 *** 各归本业

下联: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上联: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

下联: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1、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2、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3、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 *** 俎千秋。

4、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5、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载锡之光的意思,锡光的解释-第1张图片-

8、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9、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10、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13、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14、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15、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16、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20、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21、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24、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25、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26、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28、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30、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31、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32、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33、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宗开淮左,忠良孝友笃家风安徽省嘉山县曹府山李氏宗祠联

忠臣孝子门福建上杭县稔田乡官田村李氏大宗祠(火德公总祠)

派系唐朝帝王孙台台北县淡水镇忠寮里竹围子李氏祖厝联

由粤而蜀,祖德宗功沛泽长四川省成都市大街太平巷李氏宗祠联

莫谓凡夫难度,尚留道德五千言安徽省嘉山县方村镇李氏宗祠联

脉接盛唐,喜玉叶金枝,派衍绥江绵瓜瓞

源开有宋,幸龙章凤诰,多传岭表世簪缨广东省广宁县古水镇李氏宗祠联

旋马清风奕世存台屏东县内埔李氏宗祠联

由粤而蜀,祖德宗功沛泽长四川省成都市大街太平巷李氏宗祠联

前耸西山,西映长庚,自昔仙才夸倚马

后依东阁,东来紫气,而今道德继犹龙高要蚬岗西村李氏大宗祠门联

文章北海风广东省顺德县均安镇上村李氏宗祠联

岭北看山朝,瑞献群峰,螺环密点几成万

陇西遗泽远,枝开二世,雁序同派却第三广东蚬西莲塘李公祠门联

生河南,长河南,宦于粤东,为万世开基鼻祖

父进士,子进士,卜云石顶,启十房肇祚神宗肇庆芙罗李氏宗祠后堂联

子孝孙贤传嘉风此联既有藏头又有拆字联运用

道德犹龙,名起柱下老子,名李聃,曾任周柱下史

文章倚马,系出陇西李白,旧说为陇西人

风奥境,紫气氤氲,李氏宗族枝叶茂

龙脉地,祥云缭绕,本家后人世泽长

道德经括人天治乱之大原,溯群仙统驭万类生成归于太极

柱下史与乾坤悠久而为祖,合 *** 慈悲孔门忠恕树厥先声

上联: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

下联: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上联:以忠孝仁恕传家,无大盛亦无大衰,先世之贻谋远矣。

下联:于困苦艰难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后人之继述勉旃。

上联: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

下联: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

上联:若斯里朱仙不死,知当日金牌北如,三字含冤定击碎你这极恶滔天黑心宰相。

下联:即此邻关圣犹生,见此间铁骑南旋,万民哭留必保全我那精忠报国赤胆将军。

三、“万福攸同”用古代读音是什么意思

1、“万福攸同”这样读:wàn fú yōu tóng

2、“万福攸同”意思是多福,是祝祷之词,是吉利的祝贺语,始见于中国古代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里面有两首诗出现过这一词语,之一首《蓼萧》中有:“和鸾雍雍,万福攸同”。这句话的意思是“銮铃悦耳响叮当,万般福祉归圣躬”。第二首《采菽》中写到:“乐只君子,万福攸同”。这两首诗中的“万福攸同”都是万福一起随同、一起齐聚的意思。

3、“百禄是荷,万福攸同”是两个吉语,都出自《诗经》。“百禄是荷”是“荷百禄”的意思,天赐的百种之禄,荷负之。意即天禄皆归。“万福攸同”是“万福齐聚”的意思,人间的万种福祉,一齐到来。与“百福骈臻”是同义的。唐开元泰山铭字为楹帖云:“载锡之光,百禄是荷;则笃其庆,万福攸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4、“万福攸同”还是明代时期民窑瓷器的常用吉语款,多见于青花器,始于嘉靖,盛于天启,终于崇祯。在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中也见这样的吉语款。

四、载锡之光百禄是荷,则笃其庆万福攸同是什么意思

““百禄是荷,万福攸同”是两个吉语,都出自《诗经》。“百禄是荷”是“荷百禄”的意思,天赐的百种之禄,荷负之。意即天禄皆归。“万福攸同”是“万福齐聚”的意思,人间的万种福祉,一齐到来。与“百福骈臻”是同义的。唐开元泰山铭字为楹帖云:“载锡之光,百禄是荷;则笃其庆,万福攸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文章分享结束,载锡之光的意思和锡光的解释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锡光 之光 意思 解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