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什么意思,粜籴怎么读什么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13

今天给各位分享赍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粜籴怎么读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赍”念啥啥意思
  2. 赍咨涕洟是什么意思
  3. 赍怎么读什么意思
  4. 赍怎么解释
  5. “赍”,这个字读什么什么意思
  6. 赍是什么意思
  7. 赍是什么意思古文

一、“赍”念啥啥意思

1.怀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赍发赍恨赍赏赍挽囊赍赍咨轻赍赍调赍材财赍赍貣赍领赍传赍排

1.齎,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 *** 。《说文》

2共其财用之币齌。《周礼·外府》

3.设道齌之奠。《周礼·小祝》。注:“犹送也。”

4.受其将币之齌。《周礼·小宗伯》

5.又齌皮、马。《仪礼·聘礼记》

6.王何不以地齌周最。《战国策·西周策》

7.赍钱三百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二、赍咨涕洟是什么意思

1、赍咨涕洟的意思:叹息悲伤以致眼泪鼻涕都下来了。

2、周易·萃卦第四十五·上六:赍咨涕洟,无咎。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3、【译文】上六,咨嗟哀叹而又痛哭流涕,可免咎害。

4、【注释】赍咨涕洟,无咎——赍,音齐qi,“赍咨”,叠韵连緜词,谓悲叹声,《释文》:“嗟叹之辞也,郑同,马云‘悲声怨声’”;涕洟,犹言“痛哭流涕”,《说文》“洟,鼻液也”,《玉篇》“目汁出曰‘涕’”。

5、此言上六处《萃》之终,穷极无应,又以阴乘淩九五阳刚尊长,求聚不得,故悲叹“赍咨”,痛哭“涕洟”;唯其悲泣知惧,故亦得免害而“无咎”。《王注》:“处‘聚’之时,居于上极,五非所乘,内无应援。处上 *** ,近远无助,危莫甚焉。

6、‘赍咨’,嗟叹之辞也。若能知危之至,惧祸之深,忧病之甚,至于‘涕洟’,不敢自安,亦众所不害,故得‘无咎’也。”

7、【玩辞】嗟叹涕泪,无咎。居萃之终,处散之时,敌三乘五,阴柔无位,求萃不得,不安所居,忧之深,虑之甚,以至赍咨涕洟,萃而后已,困于时位,于义无咎也。明太祖之于吕昶,先贬谪再启用,当其事也。

8、【观象】上六动变,兑之乾,夫妇分别,破镜为信,君子绝交,割袍断义,赠玉以绝,君心不降,孤臣孽子,吾谁与归?参卦曰夬,阴而居终,孤处无与,行失其类,人必绝之,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又谁咎也。

9、萃之否,聚而求泰,修成城之功,不可为也。萃而出否,去倾城之祸,犹可为也。《诗·谷风》云:“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弃妇之赍咨涕洟也。

10、【总论】萃卦以享宗庙立象,以聚人物明义,以孚、正、顺为大要。初六孚浅不终,是萃之乱者,故荐角握之牲,以续其诚,而往无咎。六二持正孚诚,居中未变,薄祭亦利。六三不正,失利嗟叹,唯顺于四,乃得无咎。

11、九四有孚无位,始备大吉之周,终得无咎之全。九五中正有位,尚存匪孚之戒,需修元永贞之德,以除其悔。上六无孚,不安于位,赍咨涕洟,萃而后已,能补其过。此六爻之用事,以全萃之体也。

三、赍怎么读什么意思

赍的读音为jī,意思是忍耐、忍受。

赍是一个汉字,由辶(走之旁)和𠂉(余)组成。原义为承担、忍耐。在古代文献中,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困难或逆境中坚持、忍耐的精神。赍,汉语二级字,读作赍(jī),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该文字在《周礼·外府》和《周礼·小祝》等文献均有记载。

赍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忍受、忍耐,常与“苦、艰、饥、寒”等词搭配使用。也可以用作名词,表示忍耐所带来的苦楚或负担。

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于困境下能够忍耐和坚持的赞赏。例如《论语·乡 *** 》中有“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耳顺,斯世而后为赍”的记载,强调了年过半百者应该明白天命、顺从耳闻,并以此为赍(指忍耐)。

复遣中使李思敬赍册书往册焉。——元宗皇帝《封蒙归义云南王制》(《全唐文》卷二四)。收拾了些银两赍发他,教他别处去,可先说与赵员外知道——《 *** 传》(第四回)。

赍不仅仅是简单的忍耐,更蕴含了人们在面对困难、艰辛时的坚持和勇气。赍还体现了一个人在挫折和逆境中保持积极心态,不怨天尤人,持之以恒的精神。

赍是古汉语字词,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庄子》等经典著作中。在现代汉语中,赍的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地出现在古籍、古典文学或修辞体作品中。通过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和传统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赍的意义,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生活中,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和坚韧精神。

四、赍怎么解释

赍是一个汉字,读作jī,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该文字在《周礼·外府》和《周礼·小祝》等文献均有记载。

2、太子晋郁郁不乐,翌年赍志而终。

7、 *** 27年(1938)11月,宋赍志而终,享年86岁。

8、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以致赍志而终。

9、英年早殇,赍志而殁,令人扼腕痛惜。

14、故著如林,未遑问世,竟赍志以终。

19、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20、这种做法无异于借寇赍盗,确实不可行。

21、一见当驾官赍旨来宣,惶惧无任,又不敢违迟君命,只得急急整衣束带,同旨入朝,在御前叩头请罪。

22、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五、“赍”,这个字读什么什么意思

1、怀抱着,带着:赍恨。赍持(拿着)。赍志而没(m?)(志未遂而死去)。

2、把东西送给别人:赍发(资助)。赍赏。赍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3、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赍,居者送”。

4、齌,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 *** 。——《说文》

5、共其财用之币齌。——《周礼·外府》

6、设道齌之奠。——《周礼·小祝》。注:“犹送也。”

7、受其将币之齌。——《周礼·小宗伯》

8、又齌皮、马。——《仪礼·聘礼记》

9、王何不以地齌周最。——《战国策·西周策》

10、赍钱三百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又如:赍助(接济;资助);赍赏(赏赐);赍钱(持赠金钱);赍盗粮(赠送粮食给盗寇)

12、行者齎。——《汉书·食货志》。注:“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

13、赍黄金千斤。——《战国策·齐策四》

14、赍叶入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15、又如:赍酒(携酒,带酒);赍带(携带);赍排(置办安排);赍刺(持名片往谒)

16、赍志没地,长怀无己。——江淹《恨赋》

17、又如:赍志(心怀大志);赍志而殁(心怀未遂的志愿死去);赍子(男 *** *** 器)

18、〖give,support〗∶赠与;给人钱财帮助

19、太夫人令孙权赍二人送。——元·佚名《三国志平话》

六、赍是什么意思

1、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

赍什么意思,粜籴怎么读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

2、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3、一百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

4、风云变幻,正道临渊, *** 赍志,捐躯赴难。

5、只可惜他生不逢辰,赍志以终。

6、空有满腔抱负而无法施展,终于赍志以殁。

7、不像一些赍志而没的人,从来向世人宣扬。

8、前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9、小小痴情不改,赍志而没,为世间留下一段薄情郎愧对痴情女的故事。

10、末将乃一勇鄙夫,奉圣旨赍送元帅帐下调用,听凭指挥。

11、"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

12、而彼贼徒为一人之富贵利禄起见,遂不惜厚诬君父,以致德宗皇帝郁郁引歉,赍志以殁。

13、赍“洪荒之力”指一个人史无前例的力量,它首次出现于*电视剧《花千骨》当中。

14、朕欲举之全境俾尽服于俄,今乃赍志而殁,惟愿后之子孙终成朕志毋忽。

15、这只实力并不算太强的魔兽,竟然让自己的队伍受到这么大的损失,让他赍恨非常。

七、赍是什么意思古文

1、“赍”是古代的一个汉字,音读为“jī”,意为“供给,支援”。在古代战争中,大多数士兵是靠赍粮来维持生计和力量的。因此,“赍”字一般与“粮”字连用,指供应军食的粮草食品,同时也指军事行动中被征发征用的人力、物力等。

2、在古代文学中,“赍”字经常作为动词使用,可用于“赍粮”、“赍医”、“赍酒”等词语中。例如《红楼梦》中,贾母带着一众族人来到紫禁城,为了吃喝有保障,便让家人赍了大量的金元宝、囤满了馅饼。

3、今天,“赍”字作为一个古代的汉字,不仅存在于古代文学中,也用于现代汉语的写作与交流中。它所 *** 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支援、提供、供给等。而且,以“赍”的精神为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也产生了很多具有正面意义的词语,如志愿者赍爱、捐赍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意思 什么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