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韵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押邻韵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5

今天给各位分享邻韵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叫押邻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邻韵什么意思
  2. 古诗的邻韵怎么规定的“邻韵”是什么意思
  3. 宽韵和窄韵是什么意思
  4. 必学基础 填词时的换韵、叶韵、叶平韵、叶仄韵是什么意思
  5. 换韵 与 邻韵 的意思

一、邻韵什么意思

1、邻韵,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术语。

2、著名学者王力认为: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因其于韵书排列上相邻,故名为“邻韵”。邻韵又称“衬韵”,即帮衬之意,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作“孤雁出群”。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必须指出,邻韵是因为韵音相近而为邻韵,并非是排列相邻而为邻韵。这一点必须区分开。

二、古诗的邻韵怎么规定的“邻韵”是什么意思

1、诗是韵文。不押韵就没有诗了。可是,韵文又不仅有诗,词牌,散曲,戏曲词,歌曲歌词,包含过去的赋,全是韵文。诗和词仅仅相对 *** 精美,简短的韵文。那麼怎么会有韵文造成呢?我们最根本的韵文是啥?“顺囗溜”。押韵便是因为让语句念起来“顺”,在每一个语句最终用同样的鼻韵母来表明语句完成,给讲话的人选准节奏感,提高语句的韵律 *** ,令人读下去能卡在点上,声情并茂,可诵可唱

2、假如连顺囗溜都做不到,就不要说作诗了。由于古诗词的韵角不光用于断句,找节奏感,还能够根据韵角的各种变动来反映感情,提高诗文的感召力。押韵也成为了古诗词一种修辞手法,不会再单单是一种方式。前边的断句等同于话没讲完,间断一下,假如字字句句押韵,人家便会造成每一句都能够做末尾的觉得,对总体篇数造成搞混

3、就仿佛我们去听交响音乐吧,本来过去了大家都欢呼了,可人家实际上也有个尾子没弹奏完,尴不尴尬?因此在没讲完的区域就不能用韵,以表区别。而唯美古风的押韵就相对 *** 比较宽松许多,可以邻韵通押,半途可以转韵,可是在二联中(转韵的最小单位)不可以平仄通押。可以押仄声韵,但是用仄声韵的情况下,奇数句就需要用平声韵断句

4、这一点和近体能律诗反过来。韵书自古有《平水韵》,今有《中华新韵》,作诗的人必须先完成学习培训,才可以能够更好地赏析古诗词(平水韵),自然要是仅仅想自己写诗,不一定非要按《平水韵》来,用新韵就可以了,由于根据普通话水平,因此并不会太难,并且写出的作家人都能了解,没有发音上的困惑,便捷大家阅读文章广为流传。古诗词又叫唯美古风,没什么严苛的押韵标准,可押并不押。在其中并不规定一韵究竟,像近现代诗中的七绝七律那般严苛。

三、宽韵和窄韵是什么意思

在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根据30个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

包括四支、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一东、十一真、七虞。作诗用这些韵,有较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鱼、二萧、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齐、五歌、六麻、四豪。作诗用这些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较少。

包括包括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很少。

上面所分宽窄,是按用韵从严的要求来说的。即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不许通押。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这点常识就行了,无须深究。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哪些是邻韵,哪些可以通押。所谓邻韵,一般指诗韵排列次序相近而音又相似的两韵,或两韵以上,如上平声的一东、二冬,四支、五微、八齐等,这些邻韵可以通押;有些韵排列次序不相近,而音相似,如上平声三江、下平声七阳,上平九佳、下平声六麻,也可以通押。这 ***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诗韵目录》、《诗韵新编》及王力《汉语诗律学》,参照现代人作近体诗通押的情况,把可以通押的韵目试列如下: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上面括号中注明"半"的,表明该韵目一半与这(些)韵目通押,另一半与别的韵目通押。其实在前人和现代人诗词中,6与11、13,7与14也常常通押。

四、必学基础 填词时的换韵、叶韵、叶平韵、叶仄韵是什么意思

问题:换韵与叶韵有什么区别叶平、叶仄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词谱中的叶韵,就是一个韵部中的平仄换韵。

诗词中常见的叶韵主要有两种。因为历史变迁,生活中的读音发生变化,在南北朝时,学者读《诗经》韵多不和,于是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

邻韵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押邻韵-第1张图片-

题主提到的“叶平”、“叶仄”现象,主要出现在填词时,词谱中会有“叶”韵的提示。

例如下图是《钦定词谱》中的《西江月》词谱,写有“句”,表示不押韵;写有“韵”表示押韵,写有“叶”,表示叶韵。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第三章第4节,举了几个叶韵的例子。填词时也有类似于邻韵通押的现象。

唐宋人填词的时候,没有专门的词韵,还是以诗韵为标准。有的词像格律诗一样,完全一韵到底,不用邻韵。

牛希济《临江仙·江绕黄陵春庙闲》完全用的是诗韵: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满庭重叠绿苔斑。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 *** 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

全词用删韵,一个邻韵的字不掺杂。在词韵中属于【第七部】

但是大多数词类似于古体诗押韵,可以用诗韵的邻韵通押。例如徐昌图的《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这首词押词韵【之一部】,但是按照诗韵来看,浓属于【冬】韵,其他都属于【东】韵。

注:后人以此归纳制定了词韵,因此词韵基本上是合并了诗韵的邻韵。 *** 水韵(诗韵)有106个韵部,(清)戈载编撰的《词林正韵》(词韵)一共只有十九个韵部。

例如《词林正韵》之一部中的平声韵,一东二冬通用;仄声韵,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这都属于一个韵部。

唐宋人的词押韵,基本符合清朝人归纳而来的《词林词韵》,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这首晏几道的《采桑子》,依照词韵第三部、第五部混押。

长爱江梅【梅:第三部】押韵(第1组韵)

秀艳清杯【杯:第三部】不押韵(第1组韵)

芳意先愁凤管催【催:第三部】不押韵(第1组韵)

此恨难裁【裁:第五部】不押韵(第1组韵)

更晚须来【来:第五部(平)】不押韵(第1组韵)

却恐初开胜未开【开:第五部】不押韵(第1组韵)

这首词的韵脚有梅、杯、催、裁,来、开,这6个字在平水韵中属于【十灰】,【十灰】在词韵中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属于【第三部】、一半属于【第五部】。

对于词韵来说,这种填词的叶韵,有点像古体诗的邻韵相押。但是实际上,晏几道完全是按照诗韵来押韵的。

这种按照诗韵押韵,按照词韵不押韵的例子不少。在清朝有一个女词人叫做顾太清,她有一首词押诗韵【十三元】,十三元在词韵中也被分成了两个韵部,因此按照词韵来说,也类似邻韵相押。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罇。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

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用词林正韵来看,【繁、翻:第七部】、【昏、门、坤:第六部】。

注:以上说的是填词押韵中,诗韵与词韵不同的现象,被王力教授写入了《汉语诗律学》关于叶韵的内容。

但是这一段内容与词谱中的“叶韵”完全不相关。

题主说的叶平韵、叶仄韵,是词谱中常见的一种押韵方式。词的押韵有两大类,换韵或者不换韵。

有的词谱不可以换韵,只能押一个韵部,或押平韵,例如《鹧鸪天》:

夜雨篷舟乱打窗,晓风残月挂清霜。逢秋客子相思苦,寄意寒星墨迹香。

兰棹远,海天长,如鱼饮水识温凉。梦中曾拭离人泪,半倚妆楼菊正黄。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换韵的词也分两类,一类不 *** 韵部,例如《虞美人》、《菩萨蛮》等词牌不限韵。

如《虞美人》4组韵,平仄相间韵,但是不要求必须在同一个韵部内。李煜的这首用了四个韵部

风回小院庭芜绿【绿:第15部】,柳眼春相续【续:第15部】。

凭阑半日独无言(换平韵)【言:第7部】,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年:第7部】。

笙歌未散尊罍在(换仄韵)【在:第5部】,池面冰初解【解:第5部】。

烛明香暗画阑深(换平韵)【深:第13部】,满鬓清霜残雪、思难禁【禁:第13部(平)】。

这首虞美人4组韵用了4个韵部,这个词牌对于用几个韵部不做要求。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明霞。

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前平韵)

独凭绣床方寸乱(换仄韵)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前平韵)

邻舍 *** 相借问(换仄韵)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前平韵)

定风波有两处换仄韵,然后换回的平韵要求是“前平韵”。就是说这首词的所有平韵必须是同一个韵部,但是仄韵不作要求

有的换韵,要求平仄韵在同一个韵部内。这种换韵方式就是叶韵。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 *** 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虽然也换平仄韵,但是平仄韵都属于同一个韵部,这就是叶韵。钦定词谱中会注明”叶韵“。

苏轼的这首词中,雨,仄韵;湖、徐,平韵;浦,换回仄韵。无论怎么换,都是在同一个韵部内。

点点楼头细雨【雨:第四部】仄韵

重重江外平湖【湖:第四部】叶平韵

当年戏 *** 东徐【徐:第四部】平韵

今日凄凉南浦【浦:第四部】叶仄韵

莫恨黄花未吐【吐:第四部】仄韵

且教红粉相扶【扶:第四部】叶平韵

酒阑不必看茱萸【萸:第四部】平韵

俯仰人间今古【古:第四部】叶仄韵

平韵换成仄韵,这就是“叶仄韵”。反之,仄韵换成平声韵,叫做“叶平韵”。

下图是清朝《钦定词谱》的影印本,写有“叶”字的位置,表示叶韵。

所有的词,都是格律诗,因此填词一定要依谱填词。词谱中关于对仗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对于押韵非常严格。

词韵有换韵有不换韵。换韵中有不 *** 韵部的,如虞美人、菩萨蛮等。有 *** 韵部的,如定风波 *** 一部分;如西江月所有韵脚都 *** 在同一个韵部,这就是叶韵。

简单说,叶韵就是同一个韵部中,平仄韵互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古代诗人为什么总喜欢捣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影不是二人么为什么李白说三人

观唐习律34写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却被年轻人鄙视不会作诗

五、换韵 与 邻韵 的意思

1、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 *** ,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2、某些韵母的发音与另一个或另一些韵母相近。它们是「邻韵」。在填词押韵时,我们常常会借用一些邻韵的字。只要两个韵发音相近,就也算作押韵了。例如《蛛丝马迹》第二段:

3、这句歌词中,「糠」和「仓」都是ㄤ韵,而「汗」和「案」则是ㄢ韵。但由於两韵发音相近,所以这仍是押韵。

4、

5、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6、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7、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8、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9、诗韵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 *** 。

OK,关于邻韵是什么意思和什么叫押邻韵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什么 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