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病酒的意思和酒客病的症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文言文<刘伶病酒>的原文和翻译
1、一、原文:南朝刘义庆《刘伶病酒》
2、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 *** 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3、二、译文:刘伶喝酒过多害了酒病,非常口渴想喝酒,于是向妻子要酒。他夫人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夫人哭着规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 *** ,一定要戒掉啊!”
4、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把酒戒掉,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
5、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认为酒是自己的命根子,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解除酒醒后神志不清犹如患病的感觉。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便醉醺醺的了。
6、刘伶好老庄之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以饮酒为常,甚至达到了“病酒”的境地。与同样是借酒避世却“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为惊世骇俗。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
7、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 *** ,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都是他 *** 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8、刘伶的存世作品只有《北芒客舍》和《酒德颂》。《北芒客舍》是一首古体诗,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含情;后半抒情,情因景发,可谓层次清晰,裁剪恰当,于平淡晓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意韵。
9、《酒德颂》是一篇骈文,文章行文轻灵,笔意恣肆,刻画生动,语言幽默,不见雕琢之迹。
10、刘伶的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二、刘伶病酒 翻译
1、刘伶喝酒过多害了酒病,非常口渴想喝酒,于是向妻子要酒。(他)夫人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夫人)哭着规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 *** ,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把酒戒掉,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办。”
2、(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认为酒是自己的命根子,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南宋时十斗=一斛)才能解除酒醒后神志不清犹如患病的感觉。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便醉醺醺的了。
3、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 *** 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4、《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 *** 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 *** 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5、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 *** 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6、《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 *** 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 *** 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7、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 *** 文学家。
8、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
9、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伶病酒
三、刘伶病酒是什么意思
1、“刘伶病酒”是指魏晋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嗜酒如命的事。
2、刘伶字伯伦,是沛国人,“竹林七贤”的一员。他身高不到一米五,相貌也丑,在朝中当官一无所成,被罢官回家。回家后就与朋友游山访水,也不管家中有没有钱财可用。
3、刘伶嗜酒如命,到哪里都要带着酒,还命令一个人跟着自己,告诉他自己在哪里醉死了,就在哪里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4、后来因为饮酒过度,刘伶的身体状况变得非常不好,他的妻子就倒掉了家中所有的酒,哭着告诫刘伶不可以再喝。刘伶答应妻子:“可以的,先让我祭祀一番,告诉神灵,然后戒酒”,刘伶的妻子以为丈夫想通了,就去准备好了酒肉让丈夫祭祀。
5、刘伶在神灵前说:“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一次喝一斛,喝上五斗病自然就好了。说给妇人的话,神灵就不要听了。”说完就拿起祭祀的酒肉吃了起来,然后酩酊大醉。
6、这就是“刘伶病酒”的故事,也表现了刘伶 *** 格的独特 *** 和反抗 *** 。刘伶这个人 *** 道教,主张“无为而治”,酒后近乎癫狂的行为也反映了他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 *** 格特征。
四、刘伶病酒文言文翻译
1.刘伶病酒翻译
刘伶喝酒过多害了酒病,非常口渴想喝酒,于是向妻子要酒。
刘伶喝酒过多害了酒病,非常口渴想喝酒,于是向妻子要酒。
(他)夫人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夫人)哭着规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 *** ,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把酒戒掉,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办。”
(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认为酒是自己的命根子,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解除酒醒后神志不清犹如患病的感觉。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便醉醺醺的了。
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 *** 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病酒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
魏晋之际,人们从两汉的经学中解放出来,人格美被极大地高扬,主体的自我被认为高于礼法和名教。此时无论在人格审美上还是艺术审美上,都有一种重要的倾向,就是重神而轻形。
所以,魏晋时期品评人物的德行标准,不再是外在的功德名节,而是对人物内在的智慧、才情、风度的欣赏,人们追慕着一种心灵的深远无极、湛若冰雪的神韵之美。
魏晋名士的高扬主体人格,追求 *** ,注重内心的真实,不务实际,崇尚空谈,举止潇洒,行事率 *** ,形成一种风尚,这就是所谓的“名士风度”。《世说新语》记载的,正是这些魏晋名士们的言行。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病酒的意思和酒客病的症状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